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爱心论坛 (http://zqax.net/bbs/index.asp) -- 文海拾贝 (http://zqax.net/bbs/list.asp?boardid=21) ---- 回忆奶奶 (http://zqax.net/bbs/dispbbs.asp?boardid=21&id=22451) |
-- 作者:huochai -- 发布时间:2007/7/28 8:15:51 -- 回忆奶奶 早上不知为什么忽然想起了几年前过世的奶奶……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一直都很老,即使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一共有七个孩子,爸爸是他最小的一个儿子,在他之前还有两个姐姐和四个哥哥,据说还有两个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以前没有计划生育,即使不想要、养不起也没办法,孩子还是一个接一个地来,所以生了我爸爸后奶奶就给他起了个名字――足/用,意思就是足够了,不想再要了。(这个字在我们家乡很常见,是一个很口语化的字,可却让后来走出家乡的爸爸很是为难,因为这个字在常用字典里根本就查不到,它的普通话读音更是无从得知。)在爸爸之后就真的再没有孩子了,但那时的奶奶也已是四十多岁,她的大女儿的儿子也就是我大姑姑的儿子比我爸爸还要大一岁!这在现代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但在那时却是极为平常。所以在我初初记事的时候,奶奶就是一个八十来岁的老人。她很瘦很小,身上和脸上都是皱纹,但手脚灵活,思维清楚,会给我们做羽毛扇子,用细铁丝做成的,很耐用,很漂亮,难怪长大后看到《三国演义》里禇葛亮手里拿的羽扇我总觉得分外眼熟。 小时候很喜欢和奶奶在一起,我也不知为什么,就是喜欢。小时候喜欢一个人就是那么简单,就想和她在一起,即使没什么事情好做,没什么话儿好说,在一起时的那种心情也是快乐和满足的。那时奶奶是独居,五个儿子一人一天轮流每日三餐给她送饭。虽然距离不近,但我却总乐于承担起给奶奶送饭的差事,并且总让妈妈把我的那份也让我一起带上,因为我喜欢和奶奶一起吃饭。每次吃完后她总会习惯性地检查我的碗,看里面还有没有剩饭,有时即使碗里只剩几粒米饭她也会笑笑地说:“如果不把碗里的米饭吃干净,成长后就会嫁给一个丑丈夫。”那时的我并不知道碗里剩饭和嫁丑丈夫有什么关系,即使现在,我仍然是想不通,但那时的我对此却是坚信不已,试想有哪个小女孩希望将来嫁个丑丈夫呢?所以每次我都会把碗舔得干干净净。长大后我一直保持着不在碗里剩饭的习惯,有一次当把碗里最后一粒饭也吃完后,我突然领悟到奶奶的良苦用心,那可比“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效多了! 后来我考上大学,奶奶很高兴,说我是我们家的第一个大学生,而且是女的!那时的奶奶已经九十多岁,她的身体不算差,每次见面她总会得意地跟人家说她这辈子没吃过一分钱药,并有些不屑地说“现在的年青人啊,动不动就这病那病的,把药当饭吃……”每当听到这些,我们总会笑笑地对她说:“所以您老的身体还这么好啊!”其实我们都知道,虽然她身体的机能都还能正常地运行,但她的身体已如秋天的黄叶,在一天天地枯萎。她的腿脚已经不像先前有力,我们都不让她走远些的路。她的思维还算清楚,但开始喜欢唠叨,有时会像小孩一样愤愤不平地说谁谁谁又很久没来看她,肯定是把她给忘了。每当这时我们总会说大家工作都很忙,过几天就会来看你了。我们的这个理由对她总是屡试不爽,因为她比很多人都更能体味生活的艰辛。 奶奶出生在20世纪初,翻开中国近现代史,许多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都在她那一生中发生着。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红军长征、日本侵华、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百年中国,可谓是风起云涌,轰轰烈烈。但这对于一个生活在穷乡僻壤的女子来说似乎遥远了些,奶奶不识字,更不懂政治,她甚至连她经历过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都无从得知。在她的记忆中与那段历史相关的可能就只有她跟我说过的两个事:一个就是地主很恶,还有就是她曾躲过日本鬼子。其他的可能就是她如何过她老百姓的日子了。 九十多岁了,她变得喜欢回忆。在她去世前的那几年,每次我放假回家,妈妈总是提醒我要去看望她,说她又问起我什么时候放假了。而每次我去看她她总是会跟我说起她的从前……. 奶奶只有两姐妹,十八岁的时候她嫁给了爷爷,爷爷是入坠的女婿。我对爷爷没有记忆,因为从没见过他。只知道他是奶奶邻村的,姓李,所以大家都叫他老李。爷爷人老实,人也长得好,卖过布。这些都是奶奶跟我说的。我问过爸爸是否是这样,并且想从他那里知道关于爷爷的更多,但爸爸知道的并不比我多,甚至自己的父亲长什么样他都没有印象了。在爸爸还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所以爸爸曾对我说过,他是一个没有父爱的孩子。奶奶说,爷爷去世的时候才四十多岁,得了肺炎,没钱看病,连个鸡蛋都吃不起,拖了一段时间就走了。“那时候太穷了,又有那么多孩子,如果是现在就好了。哎……”奶奶的叹息中带着辛酸和遗憾。如果按年岁算,奶奶比爷爷可真是多活了将近一辈子啊!和爷爷一起的那半辈子是在辛苦与劳累中走过的,劳劳碌碌,为生计而奔忙,把子女拉扯大,这大概就是她前半辈子生活的全部内容了。爷爷去世后,她便是一家之主,虽然那时大姑妈、二姑妈、大伯父、二伯父都已成家,但家还是得她撑着,她帮人家编过草辫,绣过花,还卖过菜,虽然没读过书,但算起数来却是一清二楚。再后来,三伯父去了海南,四伯父去当了兵,爸爸高中毕业后也离开了家乡,于是她开始了独居的生活直到去世。 “你爷爷走后,有时我想找个人说说话,却不知该找谁好。这么一大家子,总有我操不完的心,你爷爷要是在就好了,两个人也有好有个商量,可惜他走得太早了。”奶奶的话很平淡,但我却感到有一种深沉的孤独感。“还好,我还有三个‘好朋友’”。奶奶说的三个“好朋友”还真是非常忠实地陪她渡过了爷爷走后的下半辈子啊!那就是烟、酒、茶,这三样是奶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茶与潮汕人是分不开的,茶的好处也自不必我多说,但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与烟酒沾上边可能你会觉得不理解。其实奶奶和这两样东西结缘都是有来历的。正如她所说的,她这辈子确实不用吃过一分钱药,但这并不是说她从没生过病。病是有的,而且还不小,听说很久以前的那一次风湿病就差点要了她的命,后来人们告诉她喝酒可以治风湿,于是她便开始学会喝酒,并且一喝就是几十年。她抽烟的来历跟喝酒也大致相同吧,年轻时三餐不饱给她落下了胃病,后来也是人们告诉她抽烟能治好,她便抽了。烟酒在现代人看来是极不健康的东西,甚至还有专家认为抽烟喝酒等于是慢性自杀,可奇怪的是奶奶抽了大半辈子酒的烟,喝了大半辈子的酒却活到九十多岁,而且几十年来也没什么大病。我曾为这纳闷过一阵呢,后来想通了。奶奶在饮食上是极为节制的,即使抽了几十年的烟,喝了几十年的酒也不会让她上瘾。奶奶喝酒一般一天只喝一杯,每天中午饭前喝一杯,聊当开胃。至于抽烟,她一天也不会超过两支,有时一支烟她会抽上几次。而暴饮暴食更是她最看不惯的。记得有一次在我家吃饭,爸爸一个劲地叫我们大块块地吃,自己也是大口大口地吃菜,奶奶用了一个我至今都无法忘记的非常形象的比喻――担草入城门。多年以后细细玩味这句话,我越发觉得那种比喻似乎只有文学家才能想得出来! 在我读大三的时候,奶奶摔了一跤,不是太重,但那对于一个即将走到尽头的生命来说却是致命的。奶奶没再站起来,儿女们在床前照顾了两个来月后,她很安详很干净地走了。在临走前的那段日子她的思维还是很清楚。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次喂她喝水,喂完后我从抽拉式纸盒中抽出一张纸巾,要给她擦去嘴角流下的水时她对我说的话:“现在的人啊,真的浪费,我看她们一抽就抽出很多,真是浪费!”她很虚弱地说完这句话。“奶奶,你放心,我没浪费。”我对她说。“我知道你是不会的。”她躺在床上笑着对我说。在我印象中,那好像是奶奶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以后,当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把一张完整的纸巾撕成两半用时,我总是会说出这段我和奶奶最后的对话。 送走奶奶的那一天,天气很晴朗。送葬的队伍排得老长,光是她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媳孙女孙婿曾孙四代里里外外就有上百号人,加上亲朋好友,人就更多了。当送葬的悼乐响起,灵车缓缓前行,送葬的队伍开始呼天抢地。我在人群中默默哭泣,用我自己的方式表示对奶奶的不舍。九十多年,她留给我们每个人的回忆有很多,而且各不相同。因而,偶尔我们会用我们各自的回忆把她慢慢记起,就像今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