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爱心论坛 (http://zqax.net/bbs/index.asp) -- 爱心茶馆 (http://zqax.net/bbs/list.asp?boardid=25) ---- [分享]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人格理想 (http://zqax.net/bbs/dispbbs.asp?boardid=25&id=19) |
-- 作者:清晨 -- 发布时间:2006/8/5 13:11:47 -- [分享]孟子的民本思想与人格理想 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若用西方政治学说的名词,我们可以说孔子的,是‘爸爸政策’;孟子的,是‘妈妈政策’。爸爸政策要人正经规矩,要人有道德;妈妈政策要人快活安乐,要人享受幸福。……这是孔子,孟子不同之处(孔子有时也说富民,孟子有时也说格君心,但这都不是他们最注意的)。后人不知道这个区别代表一百多年儒家政治学说的进化,所以爸爸妈妈的分不清楚:一面说仁民爱物,一面又只知道正心诚意。这就是没有历史观念的大害了。” 胡适所说的“妈妈政策”,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本思想”;胡适所说的“爸爸政策”,其实就是轴心时代理论所说的精神超越。孔子和孟子其实是兼有这两种思想的(胡适也用括号提示了这一点),只是分量轻重一点罢了。因为轴心时代是从前轴心时代超越而来的,超越不是抛弃,所以真正的轴心时代思想代表必定都有这两种思想。 |
-- 作者:清晨 -- 发布时间:2006/8/5 13:13:43 -- 一、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本”一词来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及《春秋谷梁传》:“民者君之本也”(桓公十四年)等语。孟子发展了这一思想,并成为他“仁政”理论的一块基石。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wu4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wu1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庖pao2,厨房。厩jiu4,马厩,马棚。 ○饿莩piao3,饿死的人。莩,本读fu2,芦苇中的薄膜,此处通殍。 ○且人恶wu4之,人且恶之。恶wu1在,何在,哪里在。 ○厨房里有肥肉,马棚里有肥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者饿死的人。这等于是率领野兽吃人啊!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百姓的父母,行使政权,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呢? ○孟子敢于当着梁惠王的面指责战国时代各国国君的“率兽食人”,质疑他们的行政资格。这固然和孟子的刚烈性格有关,也反映了战国不同于春秋的时代变迁。春秋时代,知识阶层刚刚兴起,社会上还不大买他们的账,所以孔子周游列国,处处受冷落,惶惶如丧家之犬。到了战国则不同了,“士”的价值充分显露出来,“士”在战国的作用甚至被后人夸张成“得一士可以得天下”(王安石语),于是各国国君争相延请人才,形成一股养士之风。所以孟子比孔子就神气多了,说话也气壮多了。据说孟子周游列国时声势相当浩大:“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所至每与国君分庭抗礼”(《孟子·滕文公下》)。而《孟子.公孙丑下》又记载,有一天孟子已经准备就绪前去见国君,尚未出门,国君派人前来对孟子说:“国君本来想要来见先生,但是因为临时身体不适不能前来,不知道先生能否在早朝时前来一见?”孟子立刻回答说:“我也本来要去看他,但是不幸临时生病不能去看他了!”这都可以见出孟子的底气。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
-- 作者:清晨 -- 发布时间:2006/8/5 13:14:36 --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雪宫:齐宣王的离宫(行宫)。 ○非,非其上的“非”即非议,非也的“非”即不对,错误。 ○齐宣王在雪宫里接见孟子。宣王说:"贤人也有这样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当然有的。人们要是得不到快乐,就会非议他们的国君。因为得不到快乐就非议国君当然是不对的;可是为人君者而不能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假如国君能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那么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假如国君能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那么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与天下人同乐,与天下人同忧,假如这样而还不能称王天下的,从来也没有过。 ○孟子答非所问,转换话题,利用一切机会劝谏君王实行仁政。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外城三七比是战国时较通行的体例,属于较小的城池。以小城为例,说明天时不如地利,更不用说大城之利了。 ○池,护城河。兵,兵器。革,皮革,盔甲之类。 ○委,弃。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域民:限制人民。限制人口外流。封疆即疆界。说文解字:域、封、疆。注意“域”“固”“威”三个动词。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所谓“道”,即仁政,这就绕回到他的老生常谈。 ○畔,通"叛"。 ○君子有不战,只有不战,没有战而不胜。按现在说法:除非不战,战则必胜。 ○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人三者关系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命题。如古老的周易八卦,每卦均由三爻(三画)组成,分别代表天地人,其中下爻代表地,中爻代表人,上爻代表天。爻分阴阳,用(阴)和-(阳)表示。比如乾卦,由三个阳爻组成,所以周易说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荀子也从农业生产的角度论述过天时、地利、人和,认为三者并重,缺一不可。孟子在这里是说军事,“天时”是指作战的时机,“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守备等,“人和”是指人心所归,上下团结。三者中,孟子认为“人和”最重要,体现了他的人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孟子·尽心下》) ○社,土神;稷,谷神。设坛祭祀祈求国泰民安,后世以社稷指代国家。 ○丘,田野。丘民,田野之民,草民。想要为天子必须得到草民的拥护,而得到天子欢心最多也就能当诸侯,得到诸侯欢心最多也就能当大夫。 ○诸侯假如危及社稷,则应撤换他们另立新君。 ○补: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社稷假如不能庇佑百姓,那么就连社稷坛都要变置重修。考:历史上有过毁坛变置的记录吗?)粢zi1,古代供祭祀的谷物。 ○这是最能集中反映孟子民本思想的一段话。 明清社稷坛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gdyl/564571.htm 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地方。坐落在天安门的右侧,现在的中山公园内,与东边的太庙一左一右,体现了“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设计原则。整个园区平面呈南北稍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占地达24公顷。祭坛是园区的中心建筑,位于园中心偏北,用汉白玉石砌成,正方形三层平台,总高1米。坛的最上层铺垫五色土:东为青色土,南为红色土,西为白色土,北为黑色土,中间为黄色土,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寓含了全国的疆土。五色土厚2寸4分,明弘治五年改为一寸。祭坛正中是一块5尺高、2尺见方的石社柱,一半埋在土中,每当祭礼结束后全部埋在土中,上边加上木盖。祭坛四周矮墙环护,墙上青红白黑四色琉璃瓦按东南西北的方向排列,每面墙上正中有一座汉白玉石的棂星门。每年春秋两次皇帝要亲自来此祭社神和稷神。 |
-- 作者:清晨 -- 发布时间:2006/8/5 13:15:08 -- 二、孟子的人格理想 |
-- 作者:清晨 -- 发布时间:2006/8/5 13:17:48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曾,通"增"。以上述办法来增加其原来不具备的品质。 |
-- 作者:清晨 -- 发布时间:2006/8/5 13:18:44 --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公孙丑上》)
|
-- 作者:鲁蚕 -- 发布时间:2006/8/5 17:56:14 -- 孟子?我的老乡。只是没有太关注 |
-- 作者:ivy慧 -- 发布时间:2006/8/9 13:19:54 -- 哎 看见什么子啊子的 就头大啊 |
-- 作者:人在旅途 -- 发布时间:2006/8/16 11:47:39 -- 哈哈,修身养性,享受生活,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