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爱心论坛 (http://zqax.net/bbs/index.asp) -- 创业之路 (http://zqax.net/bbs/list.asp?boardid=49) ---- “雨伞”撑起一片无雨的晴空 (http://zqax.net/bbs/dispbbs.asp?boardid=49&id=1874261) |
-- 作者:雪丶飞扬 -- 发布时间:2012/3/20 10:35:54 -- “雨伞”撑起一片无雨的晴空 上世纪80年代,他在渔场打工;90年代,他在西湖边公交6路车站附近开了一家旅游小店;如今,他经营着一家伞厂,成立南阳镇残疾人伞业联合会,邀村里的残疾人“抱团”致富。 这就是萧山区南阳镇岩峰村残疾人高宜建30年的创业路。 即使翅膀折了心也要飞翔 高宜建,出生在萧山区南阳镇一江边小村,因患小儿麻痹症,肢体残疾。如今,他经营着一家生产面积1000多平方米,年产量180万把的伞厂。 回忆当年,老高总有很多感慨。他说,虽然残疾人比正常人创业更艰辛,但同样也有梦想。 1997年,他随邻居到杭州一工地打工。白天,他在工地上班。晚上,他从文一路杭师院附近的住处出发,去找店面。因为不会骑自行车,坐公交车又看不到店面,他就沿着大马路,徒步找店面。 他说,找了3个月,走遍了整个杭州城,城站、西湖、古荡……估算一下也有上千公里了。最后在古荡附近一家印刷厂门口开了家副食品店。小店每天也有200多元的收入。不过,两年后印刷厂搬迁后,小店生意一下子下滑很多。 这样,老高又开始自己的徒步式“搜店”。这次,他选址在现在的西湖隧道旁、东坡路东面,公交6路车车站附近,老高说,他的第一桶金,得感谢西湖边的游客。 虽然每天有20多个小时的营业时间,还要亲自进货,但一年下来也有20多万元的收入。不过,好景不长。西湖要建隧道了,“西湖小店”要拆了。 这下,老高又要开始折腾了。不过,这次他没有继续当小店老板,而是回到了萧山。2003年,老高投资40万元,成立了一个雨伞家庭作坊。创业第一年,老高就遭遇了非典,16万把雨伞全都积压在仓库,销路成了大问题。老高说,第一年,他亏了8万元。其中,还包括被武汉客户骗走的1.3万元。 接下来,老高很是犹豫,继续经营伞厂还是放弃? 越到困境时,他总能再坚持一下。就像在杭州徒步找店面那种坚持,老高又开始到深圳、广州、上海等大城市做市场调查,也第一次听到“规模化生产”这一新名词。 老高说,自己的伞厂,虽然是家庭式作坊,但做大是唯一生存的选择。这样,第二年,他又追加了30万元的投资,伞产量也一下子提高到70万把。幸运的是,老高“赌”赢了!这一年,70万把伞大部分被上海客户订走了。有了非典时期的遭遇,老高做起事情来胆子也越加大了。目前,伞年产量已飙升到180万把。 老高说,今年新添了厂房,生产面积有1700多平方米,预计明年要生产240万把。 不过,关心时势的老高也有担忧,虽然金融危机对萧山的制伞产业并没有太大影响。不过,福建等地出口型伞厂企业已纷纷把外销转为内销,估计明年国内伞业市场会有更大的竞争。 能自助更能助人 致富后的高宜建,找到萧山区残联,希望把更多的残疾人组织起来,建立企业加工点。2006年9月15日,南阳镇根据制伞产业优势,依托老高的萧山南阳天作伞厂,成立了南阳残疾人伞业加工联合社,社员从起初的27人增加到现在的53人。 联合社成立后,老高负责组织加工货源,并送货上门,上门收货,使部分残疾人足不出户,实现居家就业。 此外,老高还与这些社员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协议,老高负责为残疾人制伞加工提供所需材料和配件,对残疾人进行制伞技术的培训,按时发放加工费。 老高说,村里一些残疾人加入联合社前,基本无收入来源,在他们承揽了伞厂的加工业务后,有了收入保障,也减轻了家庭负担。 岩峰村村民唐秀萍因年幼时得小儿麻痹症而腿脚残疾。最近,她来到了天作伞厂上班,学习制伞技术,每个月可以有800多元的收入。她说:“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我真是太高兴了!” 老高说,在家缝制雨伞的残疾人,只要肯干,一年最多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呢。 温馨@语: 人生没有停靠站,自我本身永远是一个出发点。无论何地何时,只要创造就会有收获;只有不息的奋进,才能证明生命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