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爱心论坛  (http://zqax.net/bbs/index.asp)
--  创业之路  (http://zqax.net/bbs/list.asp?boardid=49)
----  残疾人老蒋夫妻俩齐心卖小吃  (http://zqax.net/bbs/dispbbs.asp?boardid=49&id=1875249)

--  作者:纷飞VS舞动
--  发布时间:2012/8/21 9:28:55
--  残疾人老蒋夫妻俩齐心卖小吃

  老蒋今年59岁,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身高还不到一米五。初中毕业后被照顾进了一家街道小厂。30岁那年,娶了一位老家农村沾亲带故的姑娘,这也算是老蒋的福气。姑娘模样周正,家务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特别是白案手艺在行。他们有两个儿子,可喜的是儿子都像妈妈,一切正常。早些年全家靠老蒋一人的工资生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1986年起,老蒋毅然辞职干起了个体,这让厂领导为他捏了一把汗。

  20余年中,老蒋租门面房开过无线电修理店和烟酒店,老婆也常常帮忙看看店。因门面房两遇拆迁,老蒋索性又开了几年残疾车带客。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收入比在厂里多了一点,这让老蒋感到欣慰,也总算把孩子拉扯大了。

  转眼老蒋50多了,老婆心疼老公。夫妻二人一商量,就在小区门口开个早点摊子,卖点油条什么的。老蒋就不用在外跑了,老婆升为主角,大儿子暂无工作,也可有事干。2008年春,老蒋家的露天早点摊开张了。

  老婆负责和面,儿子负责蒸饭包油条和豆浆,老蒋则用大筷子拨动油锅中的油条和收费。老蒋到底是有一把刷子,从开业的第一天起就把5升苏果大豆油的油桶放在面板上,锅里油少了或油温过高,老婆就会倒一些油进油锅。炸出的油条不仅色泽金黄口感好,而且散发出面香和豆油的香味,与隔壁两家一锅油炸到底的油条有着明显的区别,让消费者看了眼前一亮。在崇尚绿色无公害消费的今天,这无疑是一个诱人的广告,附近的生意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

  老蒋家每天做25斤面油条,15斤糯米蒸饭和几十杯豆浆,摊子天天排队,天天销售一空。半年后左边的油条店支撑不下去关门了;右边一家油条店生意也大不如以前,后来也改变方式,把苏果大豆油放在面板上,才勉强维持了下来。

  上午收摊后,老蒋要开着残疾车进货;晚上,老婆、儿子还要做第二天油条发面、蒸饭、豆浆等准备工作,老蒋则做做下手,一家人辛苦并快乐着。2009年,老蒋的二儿子高中毕业参军了,前年初大儿子也找了一份保安工作,家里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老大十分体贴父母,白天上班,早晚还帮助父母干活。老蒋一家让小区居民尊敬和羡慕。

曾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