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工作学习自考专版 → 自考“大学语文”论说文

分享到:

  共有628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自考“大学语文”论说文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风之翼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2208 精华:1 积分:14434 金钱:34310 金币:0 魅力:6895 威望:0 登陆:241 注册:2006/11/28 9:24:35 近访:2008/1/18 11:00:51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自考“大学语文”论说文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5/3 22:37:34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第一篇 《赵威后问齐使》

  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一部史料汇编,《战国策》分国记事,是属于国别体杂史,现在流传的《战国策》是由西汉学者刘向在各国史籍的基础上整理编订而成的,并由刘向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辩难的言论和行动。

  第二项:文体知识

  《战国策》也叫《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书》、《修书》、《长书》诸名,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的批评了齐国政治失当,严厉批驳了齐使君,君贵民贱的错误观点。反映了赵威后以“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第四项:学习要点

  要点之一:

  本文的议论方式,本文以问答方式展开议论。通过赵威后对齐使的一连串反驳,阐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例如,第一段针对齐使君贵民贱的错误思想。赵威后接连反击“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问末者也?”前两个反诘句阐明了“民先君后”的道理;后一个反诘句把“民比作树根,把君比作树稍”形象地说明了“民贵君轻”的道理,语调急促,且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第二段中用“何以至今不业也?胡为至今不朝也?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等反诘句,据事实阐明赵威后的解见。

  这些反诘句的作用不仅即有逻辑力量,而且绘声绘色的描绘出赵威后的声情语气,使本文具有了文学色彩。

  学习要点之二:

  文中的铺陈排比句。

  1.“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2.“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3.“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4.“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5.“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第五项:赵威后问齐使的层次段落

  第五项:层次段落

  全文分两段:

  第一段(1自然段):记叙赵威后“先岁再民后君”的民本思想。

  第二段(2自然段):记叙赵威后对齐国如何选用人才治理国政的议论。

  这里再分一下各段的层次

  第一段,先写赵威后还未打开齐国给他的信,先就发问,直接提出“先岁,再民,后君”的政治主张。然后摆出齐国使者的反问“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并以此对比衬托赵威后政治主张的进步性。赵威后认为“苟无岁,无以有民,无以有君”强调以“以民为本”。

  第二段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提问“钟离子,叶阳子,北宫婴儿子”三位贤者,指出他们“养民”、“息民”,“孝情”为什么至今未表彰重用。

  第二层分析,对这些有益于“民生”“民息”的人不重用,齐王又怎能统治全国,是“万民如子女乎”。

  第三层:与上层对比的指出齐国於陵那个地方,那个叫子仲的人“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为什么至今不杀,这对国家没有良好的作用。

  这三层分析要求齐国举贤任能、惩处邪恶以巩固统治。

  第六项:疑难词句

  1.齐王使使赵威后:使使:派遣使者的意思,前一个“使”为动词,派遣的意思;后一个“使”为名词,是使者。

  2.臣奉使使威后:前一个“使”为名词,使名;后一个“使”为动词,出使。

  3.有粮者亦食:“食”当给予食物讲,读“sì寺”做动词用。

  4.有衣者亦衣:“衣”给衣穿,做动词用。

  5.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王齐国的“王”读“wàng旺”,统治齐国的意思,作动词用。 子万民:视万民如子女:“子”作动词,意动人用法。

  6.上不臣于王:这个“臣”是称臣,动词

  7.书未发:发:是启封的意思。

  8.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故:通“胡”,哪有,岂,难道之意。

  9.振困穷,补不足:振:同“赈”救济的意思。

  10.彻其环瑱:瑱:是戴在耳垂上的珠玉。

  11.中不索交诸侯:索:是谋求。

  12.此率民出于无用者:无:没有良好的作用。

  第七项: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第一个句子: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解释为:如果没有好年成,怎么会有百姓,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有舍去根本,而问个微细末稍的呢?

  第二个句子:

  叶阳子无恙耶?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译为:这是帮助齐王繁衍他的百姓啊,为什么至今不让他成就功业呢?

  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译为:这都是为民表率,使民孝敬父母啊。

  这一篇就辅导完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风之翼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2208 精华:1 积分:14434 金钱:34310 金币:0 魅力:6895 威望:0 登陆:241 注册:2006/11/28 9:24:35 近访:2008/1/18 11:00:51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5/3 22:37:50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 《答李翊书》

  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作家韩愈。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河内河阳人。韩愈自称祖籍是昌黎,世称韩昌黎。卒谥文,因又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他推崇儒学,排斥修老;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提倡继承发扬先秦、两汉散文的优长;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成就斐然,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韩愈因此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诗歌也颇有成就,笔力矫健,境界雄奇,在唐代诗坛别立一格。作品有《昌黎先生集》。

  第二项文体知识。

  《答李翊书》是韩愈指导后学正确处理文和道的关系的书简,是书信体的议论文。这篇议论文是韩愈关于古文运动理论建设的代表作品之一。

  第三项主旨。

  中心论点:论述为人与为文,立行与立言的关系。作者指出所谓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食,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如蔼如也。”强调立得是立言的根本。这个中心论点的意思是说立言做文应以立行为本,即以道德修养和仁义为根本,本着文道并重的精神,以立德为立言之本,勉励李翊不要怀势利之心,以求真正有成。

  第四项层次段落。

  本文分五段。第一段即第一个自然段,称赞李翊好学有道德修养,提出“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这就阐明了写文章以立行为本,以立言为表的观点。”

  第二段为第二个自然段,阐述立言写作要学习古代圣贤,不要急功尽力,不被势利引诱,要象培养好树的根基,增加灯火的油膏一样,在修养道德品行上下功夫,才能写出文章。

  第三段即第三个自然段,介绍自己治学和写作的经验,以此进一步阐述“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做仁义之人,才能使作文气盛言怡。

  下面再分析论说的几个重点,这些论点阐明“无望则速成”。

  一、先以古代圣贤之书为根本,主要学习夏、商、周和两汉时圣贤的书,在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的学,而且边学习边有所创新,提出为陈言之勿去的主张。

  二、学习过程要识别古书之正伪以及那些虽正而没有达到完美境界的作品也必须去除,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三、即使到了文思勃发,气势开阔的境界,也要主地的找出自己文章中不纯正的东西,然后再放手去写。

  四、这个学习和写作的过程必须坚持修养身心,“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只有这样去治学和写作,文章才能达到气盛言宜。

  第四段即第四个自然段,“强调无诱于势利”,指出为人处世坚持原则。“处心有道,行己有方”在实际生活中还要正确对“待用与舍”的问题,用则施诸人,不用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可为后世留下楷模。

  第五段就是第五、六两个自然段,这两段前后呼应,肯定并勉励志乎古即有志向古人学习的人,要能循道而行,不怀势利之心,将来自可有成。

  第五项写作特点。

  第一、本文是书信体,议论文,首尾两段略做应答,中间主体部分围绕道与文,立行与立言这个中心展开论证,层次分明,立论鲜明。先谈原则,后谈方法,包括作者自己的经验,再谈为人处世与写作应有的正确态度。议论严密气盛而切实。

  第二、语言生动形象,多处运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的具体形象。如用根与实,膏与光的关系比喻抓好根本的重要。又以水喻气,以物喻言,说明文章中气和言的关系,讲的形象流畅。而形容性词语的运用又使议论富有情感,如戛戛然,昭昭然,汩汩然,浩乎,沛然等双音词的运用突出了议论的气势。

  第三、本文句式丰富多变,有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骈文和散文兼用,对偶和排比,并连如处若忘,行若遗,无迷途,无绝其源,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使全文用语错落有致,表现出作者韩愈诗之于古,提倡古文运动的深厚功底。

  第六项疑难词句。

  1.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期是期望,期许。几是接近。

  2.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遗,是丢失的意思,俨乎,是端庄严肃的意思,茫乎茫茫然。

  3.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垂是流传;法,效法。

  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亟,屡次的意思,又可以解释为急迫的;劝,就是鼓励、勉励的意思。

  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第一个于当从讲,或者是把讲也行。第二个于当在讲。

  6.其观于人,也这个于当被讲。

  7.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这第一个于当被讲,第二个于当跟、和讲。

  8.问于愈者多矣,这个于当向讲。

  第七项将下列几段译成现代文。

  1.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这一段翻译成现代文是:如果你希望达到古人著书立说者的境界,那么你就不要希望自己快速获得成功,不要被权势和名利所引诱,你的所做所为要象培养植物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给灯里多添油而希望它发出更亮的光一样,根长的茂盛果实就结的饱满,油添的充足的灯光就特别明亮,讲仁义的人,他的文章的内容就充实。

  2.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这一段翻译成现代文是:当我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把运蓄于内心的意思表达出来的时候,尽量的去掉陈词烂调,这是非常困难非常不容易的啊。

  3.吾又惧其杂也,迎而拒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这一段翻译成现代文是:我又担心杂而不纯,便迎头查找去掉那些不纯正和芜杂的东西,平心静气的审查,直到文章的内容和言辞都纯正了,便挥笔放手写下去。

  4.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翻译成现代文是:虽然达到这样的境界还是不可以不继续修养和充实自己,要使自己行走在仁义的道路上,漫游在《诗》、《书》的源头里,不迷失道路,不断绝源泉,坚持做下去,直至生命的终结。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风之翼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2208 精华:1 积分:14434 金钱:34310 金币:0 魅力:6895 威望:0 登陆:241 注册:2006/11/28 9:24:35 近访:2008/1/18 11:00:51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5/3 22:38:08 [只看该作者]

第三篇 《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北宋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死后追赠为太师,谥文忠。欧阳修是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反对北宋初年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强调内容重于形式,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而文章想写得好,即要道胜文致,也就是说要道德修养好。只有道德修养好的人文章才会达到高的境界。欧阳修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与宋祁合写的作品是《新唐书》。

  第二项文体知识。

  这篇文章是为《新五代史。伶官》一文写的序,宋初宰相薛居正监修一部《五代史》,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文体卑弱,叙述或失之于烦冗。《新五代史》是欧阳修自撰的,文章远初旧五代史之上,欧阳修又仿照《史记》设《刺客列传》,《滑稽列传》,《义儿传》,《伶官传》等,伶官是宫中的东工和扮演杂剧的艺人,后唐庄宗李存勖爱好音律,庞用伶人,使得财政乱国,故欧阳修特立《伶官传》。欧阳修为此做序,以庄宗的史实展开论述,以总结历史经验,警世未来。序,是实用性文体,它可是记叙性的,也可以是议论性的,本文属于史论。

  第三项主旨。

  本文阐述了盛衰取决于人事,不取决于天命,文中通过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政权的盛衰,论证了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和“满招损,谦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都为人“事”上的成败之道。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封建王朝的兴亡盛衰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里的人事主要是指人的主观努力。

  第四项层次段落。

  全文三段,紧扣盛衰两字展开议论。

  第一段高层建瓴的提出自己观点,说明一个国家的盛衰归根结底是由人事决定的,而且指出这可以由庄宗的“得天下”与“失之者”的事实中得到印证。

  第二段用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又“失天下”的历史事实和正反对比的议论归结出江山难得而易失,成败全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这第二又分两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及“凯旋而纳之”。记叙庄宗接受父命,忍辱负重,为国忧劳,胜利凯旋而归得天下的事实,证明事在人为。第二层由此发出议论,从“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到这段的结尾。写庄宗得天下时意气昂扬,所向无敌;失天下时“士卒离散,不知所归”,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得出结论:“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第三段是最后一段。转入精辟的阐释,阐明人事的含义,前面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国家的兴亡盛衰确实不在天命,而在人事,那么人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这要重点进行分析,作者对此的分析既是总结,又是对现实状况的警世,他先引入《尚书》上的警句“满招损,谦得益”作论据,然后顺理成章地分析出由于庄宗的历史事实说明的道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包藏着祸患。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日常不注意这些细微小事,沉溺于自己所偏爱的事物,灾祸就会到来了。而这作为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也不仅仅表现在伶人这一件事上,至此作者写文警世人的目的也就完成了。

  第五项写作特点。

  一、论点鲜明。本文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而且满怀激情,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二、论据确凿,论据非常有力。第一种论据就是用历史事实做论据,文中第二段用大段篇幅写了后唐庄宗怎样接过晋王临终的三矢及所嘱,如何把矢藏于庙而又取出,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如何凯旋而纳之,报了梁之大仇,“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然后又写出如何“仓皇东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这样一个由盛而很快又衰败的历史事实。作者紧紧扣题,发出议论,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事实胜于雄辩地证明了作者的论点。第二种论据就是理论论据,主要举出《尚书》上的名言“满招损,谦得益”做理论根据,然后作者据此阐发自己的看法,很自然的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自然之理也”。说明庄宗之事就是例证,所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发出了警世之语,论据简洁有力,确凿无疑。

  三、记叙和议论相结合。本文开头结尾都是议论,中间举了事实采用记叙的笔法,但记叙完了也发了议论,“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四、对比强烈,效果鲜明。文中先记叙庄宗劳记父亲的遗志,消灭仇敌,连连告捷,极力渲梁其强胜,在告成功定天下之后,再以迅疾的笔调写其衰败之速,在盛衰成败兴亡的鲜明对比中,以事实证明满与逸豫之非,使文章开头就昭示的中心论点得到有力的证明。

  第六项疑难词句。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原就是推究探求的意思。之是连词,连接主谓关系可以不译。第二个之字是助词当“的”讲,这里是的原因的意思。第三个之字是代词,代道理译为这个道理亦可。

  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与是给,矢是箭,其是语气副词,表期许命令的语气,也可以视成一定、要或等的意思。就是可以解释成一定、必须这种命令式的语气。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一少牢:用猪、羊各一个作祭祀时的用品。牢:祭祀时所用的牲畜。请:取出。

  4.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到仓皇东出。及是等到,仇雠就是仇敌,仓皇就是仓促,惊慌。

  5.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是全的意思,莫是“无”或者“不”的意思。

  第七项把全文翻译成现代文。

  呜呼,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变化规律虽然人们都说在于天意,但难道不是以人的主观努力和行为密切相关吗,推究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人传说晋王李克用临终之计,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对他说梁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跟我相约为兄弟,可是都背叛了晋而归负于梁,这三庄事情我死而有憾,给你三支箭,你可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意愿。庄宗把箭收下而藏在宗庙里,此后用兵之时就派官员以猪、羊作祭品酬祷于宗庙,恭敬地把箭取出,放在织锦的袋子中,背着它冲杀在前,等到凯旋之时再把箭放加宗庙里。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朝君臣的首级,进入宗庙,把箭交回先王的灵前,而禀告报仇成功的消息时,他意气扬扬,可以说明极为豪壮啊!等到仇敌已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于四方群起响应,庄宗慌慌张张地由东门逃出,还没有见到敌人而士卒就已经纷纷逃跑溃散,君臣面面相觑,不知该奔往何处,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这时又是何等的衰败。难道说真是得到天下困难,而丢失天下太容易了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其实本来都是由于人为的呢?

  《尚书》上说自满就要招致损失,谦虚就会有所补益。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旺起来,安逸享乐可以把自身毁掉,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气势正盛的时候,所有天下的豪杰都没有人能够跟他抗争,到了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包围着他,而身遭杀害,国家灭亡被天下人所耻笑。可见祸患常是由细小的事情逐渐积累起来的,而充满智慧和勇敢的人大多因有所溺爱迷恋而陷于困境,难道仅仅伶官的事会导致这恶果吗?

  所以写了《伶官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风之翼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2208 精华:1 积分:14434 金钱:34310 金币:0 魅力:6895 威望:0 登陆:241 注册:2006/11/28 9:24:35 近访:2008/1/18 11:00:51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5/3 22:38:26 [只看该作者]

第四篇 《答司马谏议书》

  第一项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王临川集》,作者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所以属驳论文。王安石的说理文见识高超、论辩犀利。

  第三项主旨。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马司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即开头一句和第一自然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即第二个自然段。是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即第三个自然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四段即第四个自然段,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现在再就第二段驳斥的几个重点进行分析。

  1.关于侵官,依据名实相符的原则,王安石阐明制定和贯彻变法的规章制度,有皇帝的命令,有朝廷官员大臣讨论确定,有具体官吏执行,步步有据可查,不是侵官。

  2.关于生事,新法实行,影响一些大地主和大官的利益,引起他们不满,司马光把这说成扰民生事,王安石阐明变法是举先王之政,兴利除弊,可造福于人民大众,加强国家的统治,不是生事。

  3.关于征利,司马光等保守派攻击王安石变法是与民征利,王安石驳斥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目的在于理通财政,有利整个国家,表现出政治家的宏伟的韬略。

  4.关于拒谏,司马光等人认为王安石不理会保守派意见就是拒谏,王安石义正辞严,指出自己抨击不正之理,驳斥不怀好意的人,证实自己光明磊落,坚持自己变法应有的态度。

  5.所谓天下怨诽的问题,王安石举出历史事实,并分析说明保守派这些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乃是他们因循守旧的腐败作风。王安石坚持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且委婉地表示对司马光的说法则非某之所敢知。

  第五项写作特点。

  第一个特点,作为书信体议论文首要特点是行为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它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第二个特点,论证方法多样。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个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新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

  第三个特点,是气势磅礴,寓刚于柔。全文所以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二,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第三,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怡,铿锵有力,虽则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如比如说详细的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您或许能原谅我,结尾又说您批评未能帮皇上大有作为,那我知罪了,但让我什么也不要做,墨守常规就行,那我是不敢领教的。这样做一方面照顾多年交往的友谊,一方面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全力维护变法的正义立场。

  第六项疑难词句。

  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窃,犹“私”自的意见,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每,是往往经常,术:方法,此处指政治主张。

  2.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重念:又考虑的意思。视遇,是看待,反复,指书信往来,具道:详细的说出,冀是希望的意思。

  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辟是批驳,抨击,难是责难,壬人是小人,是奸泞之人。

  4.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胥通与,相与之意,又“皆”义。非特:不仅仅。

  第七项古文今译。

  安石启:

  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以为跟君实您相处,彼此相好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议论问题常常看法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彼此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即使我强做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略的给您回封信,不再一一加以辩解了。可是又想到您以厚遇待我,在书信往来时不宜草率失礼,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大凡读书人所争论的,最主要的是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如果名和实的关系明确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可以认识清楚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说侵夺官利职权,无端惹事生非,与民争夺财利,拒绝旁人劝告,因而招致天下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接受皇帝的命令,议定法律制度而在朝廷上讨论修正,再交给有关部门去执行,不能算是侵夺官吏的职权;实行先王的政治主张,用以兴利除弊,不能算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不能算是与民争夺财利;清除荒谬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小人,不能算是拒绝进谏。至于埋怨和指责的人很多,那是我本来就预料到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生活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多已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合流俗,讨众人的欢心为好,皇上却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没有考虑敌人之众多,想出力帮助皇上跟他们相对抗,那他们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怨恨反对的是百姓,不仅仅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因为怨恨就改变他的计划,这是由于他考虑这样做适宜,然后采取行动,认定做的对,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假如您责备我在位的时间长了,却未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以造福于百姓,那么我知罪了;假如要说今天应当什么事也不做,只要默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内心不胜仰慕,仰慕您到了极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风之翼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2208 精华:1 积分:14434 金钱:34310 金币:0 魅力:6895 威望:0 登陆:241 注册:2006/11/28 9:24:35 近访:2008/1/18 11:00:51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5/3 23:46:05 [只看该作者]

 第五篇 《论毅力》

  一、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称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是变法维新派康有为的学生。作为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中心人物,与康有力一致,号称“康梁”。梁启超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政治上鼓吹维新,宣传立宪保皇,抨击专制主义,提倡民权。在文学方面,把散文做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又是最早评价和创作小说的人。他论著甚丰,变法前主办《时务报》,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主要著作是《饮冰室合集》。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证论文,做为变法维新当时新文体的代表作家,梁启超自己说,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上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议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以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致不检束,学者竟效之,号《新文体》。他的议论文写得平意流畅,清晰自然,气势恢宏。

  第三项主旨。

  全文的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本文写自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人士有的被杀,有的流亡,有的退隐。梁启超逃亡日本,还想努力进取,于是写《论毅力》,勉励处于逆境中的有志于天下事者,不要被失败吓倒,不要被暂时的逆境所困扰,要坚持不懈,继续前进。

  第四项层次段落。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今中外事业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开头起笔就旗帜鲜明运用正反对照的手法突出要阐明的中心论点以此统领全文。

  第二段从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人生有顺境有逆境,事情不分大小都有阻力,从人生历史的一般规律来论证毅力的重要性,说明只有毅力至强的人才能获得成功。这段首先从纵向的方面来说明一个规律,人生历程,顺逆相间,人的一生大抵说来,大概是逆境居十分之六七,顺境只居十分之三四,而且每件事情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的阻力,这就为中心论点提供了理论根据。既然人人都要遇到逆境和阻力,所以就必须要有毅力。然后又从横的方面来分析人们对待逆境和阻力的不同态度,作者论说了四种人,有“志力薄弱之士”,“次强者”,“稍强者”,“更稍强者”四种不同类型的人对待逆境和阻力的态度不同,他们都是“非至强者”,只有至强的人才能善终。这就用分析论证了毅力的重要性。

  第三段从顺境和逆境之间的相互转换来论证毅力的重要性。第一,作者认为小逆之后会向小顺转化,大逆之后会向大顺转化,而关键是要有毅力去克服困难。批评看见人家成功就认为是幸运儿的错误态度。从而得出结论顺、逆、幸、蹇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而决定成败的关键就看是否有毅力。二,作者又以操舟为比喻,操舟都会碰到顺逆两种情况,遇到逆境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艰苦忍耐之力,冒其逆突过;一种是遇逆而返,终不达彼岸。对比之下,进一步说明要使逆境转为顺境关键在毅力,有毅力者可使逆境转为顺境。

  第四段引用孔孟名言,以堆山者和堆土者正反对举总结论证毅力的重要,以此结束全文。这段用孔孟之言总结说明做事重在坚持,也就是说所谓的毅力也就是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做事,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第五项写作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全文自始至终运用正反对照的说理方法,如成与败,逆与顺,强与弱,彼与我,“攻亏一篑”和“虽覆一溃”的对瘵,处处阐述了有毅力,与无毅力会造成成功与失败两种不同的结果,从而突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个特点是思路开阔,纵横开合,论证周密,结构严谨。文章一起笔就说天下古今成败之林,横贯天下,纵观古今,大开大合,接着论顺、逆、幸、蹇,又以逆水行舟、挖土掘井等圣人之言证明,或理论或现实依据,思路开阔,论证非常周密,而结构集中严谨。

  第三个特点层递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要阐明的道理具体形象,比喻如操舟之喻;造山以填土之喻;掘井之喻分别强调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层递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意思递进而形式相近的语句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本文有两处用层递手法。一是第二段对身处逆境时五种不同态度的描写,突出要想成功,应有“至强之人”的毅力,二是第三自然段操舟的对比,这几种情况的对比用层递式以此反衬出坚持到底者毅力的重要性。

  第六项疑难词句。

  1.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莽然是广大众多的样子。

  2.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迭乘:交替的呈现。

  3.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猝是突然的意思。

  4.盘根错节之既经。盘根错节就是树根盘绕,木节交错,比喻事情烦难复杂,不易解决。

  5.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应刃而解是顺着刀口就分隔开来了。比喻事情容易解决。

  6.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艳羡是非常羡慕。

  7.以为是殆幸运儿。殆是大概差不多的意思。

  8.又以为我蹇于遭逢,蹇是跛足,引申为艰难、困厄。遭逢是遭遇。

  9.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庸讵就是岂,怎么。

  第七项古文今译。

  普天之下古往今来,成功和失败的事情经验教训是如此之多,而情况和途径之不同又是那样纷芸复杂,推究他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结论是有毅力的就成功,失之就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致不顺利的境遇占十分之六七,顺利的境遇也占了十分之三四,这两种境遇又常常是相互间隔着交替而来的,不论事情是大是小,必然会遇到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这种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一定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意志和能力薄弱的人,开始的时候一定会说我要如何如何,我要如何如何,他心里认为天下事本来就是很容易很容易的,等到很快尝试到阻力突然来临,就颓然丧失了勇气;那些意志能力次弱的人,凭着一时的意气,通过了第一关,但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意志能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再坚强些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事情越大,遇到的挫折也越多,要不退缩也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不能善始善终把事情进行到底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的不顺利之后必定有小的顺利,大的不不顺利之后必定有大的顺利。经过了盘根错节的复杂情况以后,随之便会有迎刃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羡慕别人的成功,认为这个人大概是幸运儿,老天爷特别宠爱他,又认为我是倒霉,所以成就比不上他。这种人怎么能知道所谓“倒霉”,“幸运”,他与我都是相同的,而能不能征服,这个“倒霉”利用这个“幸运”,就是他成我败的区别所在。再拿驾船来做比方,如果以二十天的时间行一千里的路程,其间风向潮流的或顺或逆,常是互相交错的。人家以艰苦忍耐的力量迎着逆风冲过去,然后可以从容地前进,去渡过顺风的一段;而我或者一天就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因此对岸就始终不能达到。

  孔子说:好比堆一座山,只差一筐土没有堆成,如果停止,就此停止了;又如好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继续干,我就前进了。孟子说:要干事的人,就象掘井,掘的再深而没有挖到泉水,那仍然是一口废井。成败的道理,看这两段话也就知道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风之翼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2208 精华:1 积分:14434 金钱:34310 金币:0 魅力:6895 威望:0 登陆:241 注册:2006/11/28 9:24:35 近访:2008/1/18 11:00:51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5/3 23:46:36 [只看该作者]

第六篇 《论学问》

  一、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培根论说文集》,是一篇议论文。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又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文家,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现实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反对经验哲学和唯心主义,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仆人和解释者,提出为了控制自然,必须服从自然的原则。他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他强调发展自然科学的重要,重视知识对人生、对社会的作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的学说也有不足之处,存在着神学的不彻底性。他的论说文集是一本世界性的名著。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专论读书和学问的议论文。培根做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他论说的问题也很精密全面,涉及到了哲学、宗教、政治制度以及修身、处世等各个方面,对世间学问有整体的广泛的认识,常以深邃的比拟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在他的论说文中表现出对世事的远见卓识和缜密的推理功底,文风凝重顺达。

  第三项主旨。

  全文论说学问的用途和读书治学的目的,方法。中心论点:全文通过学问的用途和读书治学的目的,方法的论述,阐明读书做学问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第四项层次段落。

  全文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个自然段,集中谈读书为治学的目的,作者先提出读书为学的目的是娱乐,装饰和增长才识。然后指出学问锻炼天性,而且本身又受经验的锻炼,运用学问之道乃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是经观察体会才能得到的。因此得出结论:读书治学的目的应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第二部分是第二个自然段,集中谈读学治学的方法,鉴于读书治学的目的在于权衡轻重、审察事理,因此对不同的书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可以尝一尝,有的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应当咀嚼消化。而不同的书又可以弥补人们不同的缺陷。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总之学问变化气质,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呼吁人们读书做学问。

  第五项写作特点。

  一、本文选词用语洗练准确精当,作者这种洗练精当用语来自他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刻。如作者指出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等。又说对学问的运用之道,是学问以外、学问以上的一种智能,体现了作者对知识和学问的真知卓见。这是第一个特点。

  二、善用比喻和排比,使文章说理生动,富有气势。本文运用多处比喻修辞手法,如盖人的天赋有如野生的花草,它们需要学问的修剪,以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赋。否则录要的书就和蒸馏水一样,都是无味的东西,以无味的“蒸馏水”比喻为“录要的书”。“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就如同肉体上的各咱的病患都有适当的运动来治疗似的”。以运动能治疗疾病来比喻学问能补救精神上的缺陷。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文中还有很多排比句,所谓排比就是把句式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连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句子成串排列的一种修辞手法,本文有多处运用了排比句。比如(1)在学问上费时过多是偷懒;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底的怪癖。(2)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3)不要为了辩驳也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谈与议论;(4)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5)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6)“地球”有益于结石和肾脏;射箭有益于胸肺;缓步有益于胃;骑马有益于头脑。以上排比句有两个作用,一是加强语势,使论述显的很有气势,二是造成一种明晰而细致的辨析力量。

  第六项学习要点。

  一、识记本文关于学问的用途的基本观点,本文开门见山地指出,读书是为了学的用途是娱、装饰和增长才识。这就是关于学问的用途的基本观点。

  二、理解本文对治学目的的论述。作者认为不要为了辩驳而读书;也不要为了信仰与盲从;也不要为了言读与议论;要以能权衡轻重、审察事理为目的。

  三、理解本文对读书治学方法的论述。关于读书的方法,作者说“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出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读书要用不同的方法,有的全读,有的选读,有的请人带读,全读的书中有的略读,有的精读,勤读。不同的方法由书的内在价值与需要而定。只有这样,才能花少量的时间读更多的书,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审察事理的能力。至于治学方法,作者认为,除读书外,还有会谈、写作与笔记,他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他主张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因为它们能补救一个人精神上的缺陷,使自己有长足的进步。

  这一篇《论学问》就辅导完了。

  现在辅导大学语文大本班,论说文的特点与写作。一篇议论文都包含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一)论点。阅读一篇议论文,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先要寻找、提取、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论点。由于作者提出论点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文章的论点可以安排在开头,也可以安排在中间或结尾。如《谏逐客书》一文的主要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就在全文的起始处;而《寡人之于国也》一文的论点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则在全文的结尾。一篇议论文中作者可以提出一个论点,也可以提出不止一个论点。一篇复杂的议论文,往往作者还可以提出一连串的论点,而这一连串的论点有时也并不是平行并列的。其中有的论点可以成为另一个论点的推论基础或前提。如《灯下漫笔》的第一部分,鲁迅先生甚至一连提出了三个论点: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有更其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作者是由第一个论点引出了第二个论点;

  在第二个论点的基础上又得出了第三个论点,也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有的文章的论点并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

  阅读这样的文章,就需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赵威后问齐使》一文,作者只记叙了赵威后向齐使提出的问题,而没有直接表达赵威后的观点,读者就需要依据上下文的意思提取、概括出赵威后的以民为本的论点。

  写作议论文时,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要提出正确鲜明的论点,必须有事实或理论作基础,而且必须明确要提出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确定论点必须有一个正确的、鲜明的立场,合乎科学的态度,要是非分明,爱憎分明。

  二、论据。阅读议论文,在找出和理解了作者所提出的论点后,接着应该寻找作者为确立其论点,使用了哪些论据。论据就是论点的依据。论据可以是事实的材料,也可以是理论的材料。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具体的事例,也可以是概括的事实,还可以是统计数字之类。例如《五代史令官传序》一文,作者使用的后唐庄宗李存勖兴国与覆灭的史实,就是以具体的事例作论据。《论毅力》一文中,作者所述:人生历史必须有顺逆,对待顺逆有各种不同的态度等,就都是以一种概括的事实来作论据,其中也使用了一定的统计数字。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经过实践证明了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在使用论据上,我们必须选择使用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事实不确凿,没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会使文章缺乏说服力,有时还会导致论点的片面或模糊,甚至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注意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否则也会缺乏说服力,得出错误的结论。

  既有事实的材料,又有理论的材料,就可以使论据显得更充足有力。

  三、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阅读论说文,在明白了文章的论点与论据之后,还应该了解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论证一般可分为立论与驳论两大类型。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立论与驳论都是一种证明,不过立论是正面的证明,驳论是反面的证明。由于立论与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所以它们可以使用许多共同的论证方法。这些基本的论证方法有:

  1.归纳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例如《谏逐客书》一文,作者列举了缪公用由余、百里奚,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昭王得范雎等实例,从而归纳出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的共同特点,进而得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的结论。归纳论证有时在实际运用上也可以有所变化,比如先说结论,再举事例,因而有人就把这种情况称为例证法。

  2.演绎法。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它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如《史记。货殖列传序》最后一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一般性的原理,由此出发,推导出匹夫编户之民亦会患贫的结论。

  3.比较法。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过把性质、特点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或性质特点不同、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前者可称为类比法,后者可称为对比法。例如《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孟子用战争中不能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论证梁惠王与邻国国君在政治国上并无差别,就是用的类比法。《谏逐客书》中指出秦王享用各国的宝物声色,却不用客卿,而得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的结论,用的就是对比法。以上所说的是几种常用论证方法,在一篇议论文中可以只侧重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同时使用几种方法。选用什么方法,要根据论证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关于驳论,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就是反驳的着眼点,也即反驳的靶标问题。因为议论是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所以反驳时,可以选中任何一个部分作为靶标,可以反驳论点,可以反驳论据,也可以反驳论证。

  反驳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本身的片面、虚假或谬误,这是驳论中最常用的方法。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针对司马光对新法的指责,概括其要点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然后逐点驳斥,针锋相对,气盛理足,很有说服力。

  反驳论据,是因为错误的论点常常是建立在错误的论据之上,揭示对方论据的错误,也就可以驳倒对方的论点。例如《季氏将伐颛臾》一文,冉有以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为理由,为季氏将代颛臾一事进行辩护。孔子指出: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就是针对冉有的论据来进行驳斥的。

  反驳论证,即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逻辑上的错误,如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的矛盾,对方各论点之间的矛盾,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矛盾等等,都可以驳倒对方的论点。例如著名的矛与盾的故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卖盾与矛的人之所以错误,就是因为他的两个论点——吾盾之坚和吾矛之利是不能并存的。这一点恰恰被责难者抓到,就把对方驳倒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