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热点讨论医疗健康 → [推荐]脑性瘫痪手法按摩

分享到:

  共有406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推荐]脑性瘫痪手法按摩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猴乖乖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小飞侠 帖子:1750 精华:30 积分:16454 金钱:27454 金币:0 魅力:9296 威望:0 登陆:335 注册:2007/4/5 13:51:22 近访:2010/8/25 14:55:41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推荐]脑性瘫痪手法按摩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5/10 19:29:36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手法按摩是一种物理疗法,是治疗小儿脑瘫的重要疗法之一,也是经络调节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是我国医学对小儿脑瘫的重要康复治疗手段,它无服药之不便,针刺之痛苦故易为患者接受。

  脑瘫在新生中,发病率较高。它的类型较多,美国脑性瘫痪协会将此病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一般以痉挛型,肌张力低下型为多见。
痉挛型脑瘫约占2/3,主要表现为上肢,屈肌张力增高,下肢以伸肢,内收肌张力增高。此型患儿多见四肢瘫和双下肢瘫及偏瘫型的脑瘫,这是根据受累部位不同而分型。而肌张力低下型脑瘫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肌肉松弛而无力。

  在给痉挛型脑瘫手法疗法的同时,应采取对痉挛抑制的原则。小儿手法操作,患儿多取仰卧位,而医者一般均取坐位操作。在施手法时多用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或指尖揉,推,搓,摇等。医者在手法应用中,应根据患儿治疗需要,持续一定时间,还必须根据患儿的体质,病情及操作部位等不同情况来决定力量的大小,哪种手法,例如:针对痉挛型脑瘫而言,它的主要特点是上肢屈肌能力增高,下肢伸肌,内收肌能力增高。有了这种特点之后我们可选择一些抑制痉挛的手法操作。因为痉挛症状常在患儿用力,激动时加重,安静入睡时减轻,所以我们采用手法之前应当让患儿处于安静状态下进行。这时可以通过一些轻快柔和,平稳着实的揉法。在揉法当中又包括大,小鱼际揉法。掌根揉法,掌揉法,单指揉法,但又根据痉挛部位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揉法。如果屈肌痉挛,就可以通过大小鱼际揉法,单指揉法进行交换施行。主要以伸肌为主要部位,辅助手,足阳经及出位为次,这当中可要注意手法的节律性:不可快慢不一,轻重不一;深透度是否到达病变部位,起到调节机能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手法操作要?“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痉挛型患儿的牵张反射亢进,致使某些肌群的张力明显增高,而拮抗肌的张力相对不足,反复多次牵拉活动,能使痉挛肌的牵张反射转为抑制,从而使痉挛肌肉放松。治疗师牵拉痉挛肌时,动作要柔和,以防肌腱损伤。同时,要使患者合作,避免哭闹,对抗和自己用力收缩,否则加重肌痉挛,快速牵拉手法,即对肌肉进行快速而轻柔的牵张,是一种低调值刺激,可易化这些肌群,抑制对抗肌群,缓慢牵张手法对痉挛肌有抑制作用,轻度挛缩和肌痉挛者可采用持续的缓慢的,小力量的牵张。例如:痉挛性上肢瘫牵张手法,治疗师一手握住患儿肘关节附近,另一手握住手心,使手,腕,指关节痉挛关节牵拉,使上肢恢复到原来的屈曲痉挛状态。如此反复作被动牵拉活动。一般患儿在仰卧位和站立位时进行,易达到上述抗痉模式,坐位时进行阻力要大些,治疗对痉挛肌的牵张动作要缓慢,轻柔,逐渐达到关节的最活动范围,以不使患儿明显疼痛为度,进行较长时间的,温和的牵张运动效果较好。

  由于痉挛型的脑瘫儿关节痉挛,自主运动十分困难,严重者出现肌腱挛缩,关节畸形,治疗师检查清楚哪个部位出现问题,就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膝关节屈曲,可用矫形法,令患儿仰卧,操作者两手重迭,在患儿膝部按压;髋关节内旋可令患儿仰卧,两下肢屈曲外展。操作者双手分别按于双膝上方内侧,向外上方向下按压;踝关节背屈不充分时,可让患儿取仰卧位,将足掌放平。操作者一手握住患儿足前掌下方,另一手放于足背中上方,用力向下快速按压,除了矫形法之外,还可用手法牵张治疗,置患儿仰卧,头居中。治疗师活动患儿下肢各关节。两侧伸肌和内收肌痉挛时,治疗师两手分别握住患儿双腿膝关节下端,使髋,膝关节充分屈曲后再予拓直,髋屈曲同时伴外旋,两腿交互屈伸,反复牵张和放松。然后,将两腿缓慢向外牵张达到最大程外展位后再松手,使他恢复原状,重复多次,国绳肌和跟腱肌痉挛时,治疗师也可按压其膝关节,使膝关节呈伸展位,另一手握住该侧足前端,缓缓施力于足底,使踝关节背屈。将膝,踝关节反复屈曲和伸展。患儿下肢呈伸展位而不能达到充分足背屈时,治疗师可将该侧下肢外展,稍抬高并缓缓加大对足背屈的牵张力。同时使拇指背屈及按摩解溪穴位,易促进足背屈和缓解跟腱痉挛程度,治疗师也可用两手分别握住患儿两足前部,使两侧髋,膝,踝关节进行交互屈伸活动,速度由慢到快,最后以最快速度和充分屈伸程度,连续牵张数分钟。此法可使下肢髋,膝,踝关节均获得牵张。但对跟腱痉挛严重的患儿,则牵张力度不足,需另行加强对踝关节的背屈牵张,若伴足内翻时,也可用 手法向相反方向反复牵张。

 总之,对痉挛的肢体采取上述被动牵张手法,可使痉挛关节达到最大活动范围,防止关节发生挛缩畸形。但这毕竟是被动活动,治疗要设法诱导患者多作主动抗痉模式的活动。
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患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显著降低而呈软瘫状,肌肉松软无力,自主动作极少,仰卧时,四肢均外展,似呈仰翻的青蛙,相对这些特点而言,应当采取对肌张力低下型促进的原则,可利用翻正反应的促进,因为此型表现有五软:(头颈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萎软无力),头颈软可通采用翻正反应,身体作用于头的翻正反应及视觉翻正反应模式,来促进获得的摆正和控制。1 置患儿仰卧位,把患儿摆成一完全屈曲的体位,双腿屈曲到腹并内收,双上肢前臂旋后,在胸前交叉或拴着膝,向前带动肩胛带稍抬离支持面,在双上肢上加压,以便肩胛稳定保持在屈曲位,患儿会反应性抬头。2 令患儿俯卧位,治疗师在患儿身后,患儿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手臂伸直外旋,手掌支撑。治疗师直接或稍伸转向后上抬肩胛带,这样患儿可向上抬头。

  此型患儿给予手法按摩时,可采取一些刺激性比较大的饿手法来进行操作,但避免暴力的同时,也应随时观察患儿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查。比如背腰肌无力,可采用捏背法,点按脊柱两房穴位。擦法来刺激它,使之产生相应的反应,还 可用交替性拍法来刺激,但力量大小要根据患儿的耐受力与体质等方面而决定。

  由于肌张力低下,抗重力能力低下和维持某种姿势能力的低下。患儿头部,躯干的上抬,四肢的支撑均较困难,所以这类患儿采用仰卧位为多。此型患儿由于交互神经的支配影响,使患儿难以控制姿势,甚至姿势性肌张力太低而没有异常反射活动。这时可采取本体感觉和触觉刺激技术。在没有真正的感觉缺陷,但因缺乏以往的感觉运动体验或失用,患儿不知道如何移动。这时可令患儿仰卧,患肢屈曲90度。术者一按压膝关节,另一手固定踝关节与台面接触。这样也可以促进本体感觉。在给刺激技术的同时,可利用比较有力的指法并伴有节律性进行交替性地拍打某些部位。这可增强姿势性张力,维持一种姿势,还可起到刺激平衡反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