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工作学习创业之路 → 临沂残疾人自主创业全景图

分享到:

  共有449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临沂残疾人自主创业全景图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五味瓶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1562 精华:0 积分:15608 金钱:12839 金币:13 魅力:9186 威望:0 登陆:258 注册:2008/9/12 13:46:52 近访:2020/3/3 9:27:50 在线:在线1天17小时57分钟.
离升级差0天8小时3分钟.
目前等级1
临沂残疾人自主创业全景图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6/18 9:51:34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在临沂,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身体残疾,却为了梦想而自强不息。他们在创业路上历经风雨,赢得尊严,获取成功,让人感叹,为残疾人甚至健全人竖立起人生的标杆。目前,临沂市正在积极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和“富脑送技”、农村残疾人“整村赶平均”等工作,给残疾人创业、就业带来了动力和保障。孙瑞在给客人按摩。  

  动起来,成功的幸福不遥远  

  6月12日,费县薛庄镇城阳村25岁的盲人女孩孙瑞,正在自己的按摩店里忙碌着,身体的残疾并没有让她的世界暗淡无光,她是一个十足的乐天派。  

  孙瑞是先天性弱视,视力三级残疾,右眼没有任何光感,左眼靠600度的弱视镜片才能勉强看清东西。她说,从小到大,家人都对她关爱有加,但她总觉得不能一生都依靠父母。怎样才能掌握一门适合自己的手艺,将来既能养活自己,还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经人介绍,2001年8月,孙瑞开始跟随一名老中医学习推拿技术,并走上了盲人推拿按摩的道路。此后,在市县残联等部门的帮助下,孙瑞的按摩技术突飞猛进,并一度成为临沂市区一家按摩院的“首席按摩师”,很多顾客都指名要孙瑞按摩。  

  然而,她并没有满足于这些成绩,萌生了回家创业的念头。2008年9月,孙瑞在费县残联大力支持下创办了费县福乐康盲人推拿院,搭建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由于她技术过硬、服务热情周到、价格公道合理,店里一直顾客盈门。到目前,已是两家按摩院老板的孙瑞斗志昂扬,打算将业务范围从单一的保健按摩扩展到医疗按摩,将中医理念和传统的按摩有机结合起来,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回报社会。  

  在临沂,像孙瑞一样,很多残疾人通过自主创业,过上了幸福、有尊严的日子。兰山区南坊街道大官苑社区双下肢完全瘫痪的农家女单晓,利用3年时间,将一个当时成立只有20天的配音爱好者网站,发展成为国内最大配音交流平台;罗庄区傅庄街道办事处西南村残疾人张晓明,8年间,他从一个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的困难残疾人,逐渐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残疾人创业典型模范,并带动300多名残疾人一起为社会服务;郯城县港上镇樊埝村村民樊森也是如此,他是一个走路靠拄着双拐的重度肢体残疾人,但他依靠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将自己工厂生产的木柄、木把卖到了全世界,做起了世界买卖,到目前,他的木制品加工厂年销售收入300余万元,利税7万余元。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临沂,通过自主创业拥有固定资产过百万的残疾人有50多人,1万余人成功创业,创业带动近3万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困难重重,创业者还是很少  

  然而,残疾人创业的路比健全人要难得多,残疾人成功创业者毕竟只是很少一部分。目前,临沂市共有残疾人6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3%,其中农村残疾人近51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78.5%,涉及农村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同时,残疾人身体的残疾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和想象空间,再加上文化水平低、缺乏创业技能、创业能力差、害怕市场风险等,很多残疾人只能从事简单的、原始的体力劳动。  

  虽然部分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进行了就业,但多数人收入不高。而且由于体能和技能的限制,在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残疾人岗位不稳定、缺乏社会保障、收入水平低。仅有9.9%的农村就业残疾人从事企业经营、个体经营等创业活动,他们65.8%的依靠家庭给予资金等支持,16.2%的依靠政府给予资金、设备等扶持,18%的依靠个人技术创业。  另外,不理解、不支持、泼泠水等人为因素,也让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步伐相当艰难。孙瑞对此深有体会,她说:“我刚开始学习按摩时,村里很多人不了解,认为按摩是一种不正当、不光彩的职业,议论之言不绝入耳。”在她到县城创业时处处碰壁,没有资金,没有门路,找不到合适的场所,也没有钱租房子,更没有钱进设备,再加上有些人不认可,孙瑞曾对自己的创业是否正确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点滴做起拥抱艳阳天  

  如何去帮助更多的残疾人通过创业就业,过上幸福的日子?除了临沂市残联积极努力外,有关专家也给出了树立信心,从点滴做起等创业建议。  

  作为残疾人的“娘家”——临沂市各级残联一直在努力,尤其近年来开展的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以及向农村残疾人送知识、送技能“富脑送技”工程,让不少残疾人从中得到了实惠,实现了成功创业。  

  然而,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发现,部分残疾人安于现状,生活完全依赖政府有限的补贴和亲属的照顾,还有的残疾人虽然也通过残联组织的帮扶得到了创业项目,但面对创业的艰辛和挫折,最终放弃了创业项目。  

  为此,有关组织和社会学专家给出了“要有信心、从小做起、因人因地开展创业,学会规避风险,增强创业能力”的建议。临沂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郭星认为在残疾人创业过程中残疾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相当重要的。她建议广大残疾人创业,首先自己要有信心,乐观面对现状,自觉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不等不靠去创业。其次,要从小本生意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发展。而且要因人因地寻求致富的路子,即根据自己的身体及实际情况,借用身边的资源优势做适合自己的致富项目。还要认真研究有关政策,从中找寻能支持、帮助自己创业的资金、补贴以及各种优惠扶持措施。  

  她还建议残疾人要加强学习,通过学习培训增强自身素质和创业能力,还要学习成功创业的典型,看看他们是如何创业的,把他们的经验、办法学为己用。另外,扶持和引导残疾人创业要求要适度,不能搞一刀切,让所有残疾人都去创业,这也不现实。对那些确实不能创业就业的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救助,发动社会开展爱心帮扶,让他们同样有尊严地生活。  

  “富脑送技”等将助残疾人谋幸福  

  临沂市积极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以及向农村残疾人送知识、送技能“富脑送技”等工程,帮助残疾人成功创业和就业。  

  近年来,临沂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特惠政策,对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给予了特殊扶助,进一步明确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并围绕广大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市残联大力实施了“百千万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和农村残疾人“整村赶平均”工程,发挥残疾人扶贫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带动残疾人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能力。  其中,在落实“富脑送技”过程中,市残联坚持送知识、送技术、送设备和送场地等四送方式,让残疾人实现自我改变,提高了就业和创业能力,解决了创业场地难题。尤其开展的富脑送技“沂蒙阳光”技师培训,除了免费为农村残疾人“送技”外,更重要的是“富脑”,即不仅开设修鞋,修锁、修伞、配钥匙、三车修理等技术培训,增强了残疾人的致富技能,还让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同时,还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积极争取“五小企业”扶持资金以及康复扶贫贷款贴息,让残疾人有“钱”去创业。另外,还通过“沂蒙阳光”技师星级评定、评选市级残疾人就业扶贫和创业培训优秀基地等评先树优活动,进一步激励残疾人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和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热情。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共培训“沂蒙阳光”技师5900余人,其中83%的沂蒙阳光技师实现就业创业,更有4500多人当上“小老板”,月收入最高的达到近3000元,最低的也在800元/月左右,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已经使众多残疾人从依靠家人供养到自力更生,有尊严的体面生活,大部分残疾人家庭已经赶上和超过了社会的平均水平。

  文图/记者 韩纪功 通讯员 姜树芹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