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子已被锁定
曾广辉(右一)在皮具美容店里教学徒如何修补皮鞋。
9月18日,44岁的曾广辉正站在一群员工中间,教他们怎样给皮鞋打油。他左手拿着一双黑色的皮鞋,右手拿起一把软毛刷,动作娴熟,几下就给鞋子抹上了一层均匀的油光。
隔着一扇玻璃门,这个50平方米的店铺和外面的世界有些不同:一位30多岁的店员正在扫地,他跟扫把差不多高;另一个清秀的小姑娘走路时需要扶着东西,感觉她随时都可能摔倒;还有一个小伙子,他正用手给旁边的人比划着什么。
“我的店里,从员工到老板都是残疾人。”曾广辉指着自己的右腿,笑着说。
借债1万元
修鞋匠有了自己的店
16岁时,曾广辉在离家八九里地的研经乡,摆上了第一个修鞋摊。他的右腿使不上劲,走路时要用手按在膝盖上,一步一步挪动。从家里走到摊点,每天都要花好几个小时。两年后,他投奔姑姑,在内蒙古摆摊修了14年的鞋。
2000年,32岁的曾广辉带着妻子和6岁的儿子,还有6000元钱和5个鼓囊囊的麻袋回到四川。想在成都落脚的曾广辉开始找地方摆摊,几经波折,他终于在玉林小区附近拥有了自己的地盘。
为了把生意做下去,除了修鞋,曾广辉还学会了修表、修车、裁缝,有时候人家半夜厕所堵了,也去掏。渐渐地,曾广辉的鞋摊成了那一片最大的摊子,生意很红火。2001年3月,在燃灯寺东街,东拼西凑借了1万元租下10平方米铺面,曾广辉的修鞋店开张了。
26家连锁店
把皮具美容做成品牌
曾广辉有了店面,来修鞋的人却越来越少。“日子过好了,都买新鞋穿啦!”
他和顾客聊天时发现,许多人都觉得洗鞋麻烦,于是他开始关注皮鞋美容这个领域。两年后,他从浙江买回一台皮具美容机。“广辉皮具美容”诞生了。
6000多块钱的皮具美容机比他的手摇补鞋机大了好几倍。曾广辉还记得第一次按下开关时的紧张心情。“开关一按,把鞋放上去,鞋边就磨得光溜溜的。”3个月后,机器的本钱就赚回来了。曾广辉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我要把修鞋做成自己的品牌。”
没等多久,曾广辉又开了一家店,面积是第一个店铺的4倍。
从这以后,曾广辉的店铺越来越多。大邑、北川、邛崃、仁寿……广辉皮具美容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随着今年6月德阳店的开张,他已经拥有了26家连锁店。
200多个徒弟
培训第一课是心理课
连锁店越来越多的同时,曾广辉开始了他的另一项事业。2003年,他在店门口贴了张招聘启事:招收学员,残疾人优先。
2009年,成都青羊区残联给了一间可以容纳40多人的办公室,作为专门的残疾人培训基地。
“到这里学技术的残疾人,上的第一课不是技术课,而是心理课。”曾广辉说。培训班教学员们怎么修鞋、洗鞋、保养。培训是免费的,有的人家里很困难,他就管吃管住。三年来,他免费培训了200多名学员,大部分都是残疾人。
患有肌无力的金萍在曾广辉的门店里工作4个月了。“其他地方工作不好找,我想好好学,留在这。”金萍轻声说道。
“残疾人活着比其他人难一些,能帮就帮,”曾广辉说,他不认为这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十年·对话
华西都市报:你和鞋子打了半辈子交道,对它有什么特别的感情?
曾广辉:鞋子是我养家糊口的根本。鞋子里可以看到生活的变化。刚开始修鞋的时候,都是胶鞋、布鞋、塑料凉鞋,哪有皮鞋哦!补一双鞋二三分钱。后来皮鞋越来越多了,补一双,七八块。刚开始在成都摆摊的时候,大街上都是修鞋的,现在很少见了。都是送来保养的鞋子,刚刚拿走的那双鞋,值3000多块钱呢。
华西都市报:有没有让你无法忘记的鞋子?
曾广辉:有一双胶鞋。那个时候我还在摆地摊,那个胶鞋补了又补,一层一层的都是补上去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补了。后来还是补上了,要不人家就没鞋穿了。
华西都市报:想对残疾人说些什么?
曾广辉:珍惜自己,不要瞧不起自己,心残了才可怕。十年·变化
保障残疾人就业
四川安置比例最高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目前,成都市持证残疾人中在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约有11.3万人,约9万残疾人已实现就业或个体从业。同时成都市还对灵活就业残疾人和残疾人个体工商户、盲人按摩从业人员实施社保补贴政策。此外,还通过扶持建立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的方式,帮助残疾人就业和发展生产。
2012年9月1日,《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修订案)》正式实施。新规要求,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1.6%的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这一安置比例是我国各地地方法律规定中最高的。
人物印象残疾鞋匠曾广辉
他告诉我,他18岁的儿子正在读高二,“我希望他能考个名牌大学。”虽然他并不太清楚哪些大学是名牌。
他出生在乐山井研县一个叫繁荣的小村子里,出生后不久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小学五年级结束后,他就不想上学了。“每天我挪到教室的时候,第一节课都上完了。”
1983年的一个六月天,他提着一块肉,一只公鸡和一瓶烧酒走在雨后湿漉漉的小路上,前往10公里外的师傅家。送了礼,叫了一声师傅,他就一脚踏上了修鞋路。
拨打96111 讲述我这十年
华西都市报特别报道《我这十年·百人志》联合华西1+N全媒体联盟全方位倾听普通川人的十年历程。你可以拨打028-96111,报名成为讲述人;也可以@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还可以在华西都市网发帖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