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子已被锁定
今年,我市首次对残疾人创业给予补贴、贴息贷款,对残疾人实行定向就业。同时,每个县(市、区)打造1至2个培训示范基地,让他们免费学到了一技之长。政策实施仅半年时间,就让525名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66人还成功当上了“老板”。
现状
残疾人就业困难重重
20日上午,12位来自任丘、盐山、沧县、肃宁的残疾人,在残联负责人的带领下,前往北京九九印象饰品有限公司。兴奋之余,任丘市北辛庄乡司马庄村张淑云回顾自己的求职经历,颇为感慨地说了一个字:“难”。
张淑云因肢体残疾,再加上没有什么技术专长,几经周折也只能找到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不但工资保障不了基本生活,也根本融入不到用人单位中,工作起来很不开心。“通过市残疾人的定向就业政策,有了现在这份工作,不但工资有保障,还结识了不少朋友,真是特别开心。”张淑云一脸兴奋地说。
“都说就业难,可对于残疾人来说,更是件难上加难的事。”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说。由于目前社会对残疾人还存在固有的偏见,一些单位在接收残疾人时要求很多,比如要轻度残疾的,有的还要求年龄。还有一些单位虽然招收了残疾人,但在安排工作岗位时,对残疾人的身体状况考虑不周,导致残疾人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只好辞工。另一方面,残疾人普通文化水平偏低,很难适应管理等更高层次的职位要求。加之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与他人沟通存在障碍,所以很难找到合意的工作。
不只是就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残疾人虽有创业想法,但受家庭环境、心理素质、资金等因素影响,也很难实现“创业梦”。
措施创业可给予一次性补贴
任丘市肢体残疾的高春来,日前开起一家快餐店,生意十分红火。从原来靠家人养活,到现在成为一家快餐店的老板,一路走来,他最感激的,莫过于残联对他的资助。“有创业资金扶持,还有贴息贷款,要不是有这些好政策,我哪会有现在的生活啊!”高春来感慨地说。
高春来所说的好政策,是市残联新出台的措施。从今年起,对新增残疾人创业,包括从事生产经营,具有工商部门注册且颁发营业执照,建立民办机构(即民办非企业性质)今年内在民政部门注册且登记者,从事种植、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的(含公司加农户从业者)具有今年和农村合作社或公司签订的生产经营购销合同的,市残联将根据公司规模、投资大小,一次性给予2000元至5000元的创业补贴资金。同时,各县(市、区)残联也要相应给予创业补贴。同时,还将按年利率7%给予贷款贴息。
另外,针对残疾人就业渠道不畅,市残联还实施定向就业政策。“我们专门去寻找适合残疾人士工作的项目,经过对企业的工作环境、食宿、待遇等方面的严格筛选,然后把企业负责人请过来,组织残疾人前来面试。”市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刘育新介绍。
九九饰品有限公司就是这样被选出来的。经过公司面试,12名残疾人从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市残联还积极为用人企业和找工作的残疾人牵线搭桥。今年4月,市残联联手市就业局,组织了春季大型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当时吸引了100多名残疾人前来找“婆家”,仅一上午,就有3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
有了这些好政策,仅半年时间,我市就先后有66人成功创业,当上了老板。同时,还有525名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
规划每个县都打造培训示范基地
除了好政策,今年,市残联还在“让残疾人拥有一技之长”上做足文章,在市区打造了3个培训示范基地,包括沧县泓善技能培训中心、市按摩院、市福田康复托养培训中心。此外,还将在每个县(市、区)打造1至2个培训示范基地。在这里,残疾人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免费学习按摩、手工编织、计算机等多项技能,而且吃、住都免费。截至目前,已成功建起21个示范基地,培训学员600多人。
日前,在沧县泓善技能培训中心,来自沧县的肢体残疾人李刚,与另外20多名残疾人围坐在一起,和老师学习编织工艺品。这已经是今年举办的第二期技能培训了。“这里,更像一个温暖的家,同样身体情况的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大家特别有共同语言,而且还能学到一技之长。”李刚高兴地说。
通过培训,有不少残疾人已经靠手艺吃上了饭。来自东光的吴来本,肢体二级残疾,通过技能培训,学习草编技术,如今已能独立编活,月收入1000多元。自己有了收入,体会到残疾人就业不容易,吴来本还在村里义务当起了老师,将技术传授给其他残疾朋友。
“对于有培训愿望、培训条件、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的残疾人,可随时和户口所在地的县级残联联系,残联将安排他们免费接受技能培训。”谈起下一步规划,刘育新表示,下大力度,继续打造一批培训示范基地,加大对残疾人的培训力度。另外,在专业上,市残联正加强联系,计划开设电动车维修培训。
<!--判断是否为安卓系统 本页最后有一大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