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子已被锁定
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意见》指出,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而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关键举措就是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就业增收。
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促进就业创业和增收,既是保障基本民生,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要求,也是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体现。
残疾人是一个需要格外关心关注的特殊困难群体。对残疾人来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固然温暖,但他们更渴望能够像普通人一样,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来赢得生命的尊严。
然而,与常人相比,在通往职场的路途上,残疾人面临的困难更大,付出的艰辛更多。
如何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精准的帮扶,让每一位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近年来,成都市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在政策优待、资金扶持、税费减免、项目引导、就业援助等方面落实了一系列优惠和保障政策,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专业化的培训与精细化的服务。通过精准帮扶,帮助每一个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通过劳动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残疾人在哪里,民生工作就推进到哪里;残疾人在哪里,就业、创业招聘会就开到哪里;残疾人在哪里,帮扶服务就落实到哪里——以“三个在哪里”为指引,在我市,推行助残培训就业行动计划,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逐步完善了残疾人就业援助制度,使残疾人的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展,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项目的推行,使各类扶贫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促进了农村残疾人的生产增收、稳步脱贫。
摸清情况
精准了解残疾人就业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尤其是对残疾人而言,有一个固定工作,就意味着生活多了一份保障、未来多了一份希望。
作为全市残疾人的“娘家”,残联一方面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因岗制宜最大限度地招收残疾人;另一方面创新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措施,加大培训,让残疾人有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为了实现底数清、情况明,在全市残疾人实名制基础数据采集工作中,各级残联入户了解每一位残疾人的劳动能力和就业意向,对残疾人就业状况及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扶持对象摸底调查,并为每一位劳动年龄段的残疾人建立就业和职业培训的专属档案,据此向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专项就业服务。
“残疾人就业比普通人更为艰难,我们希望通过问需服务,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帮扶政策,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成都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残疾人就业意愿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匹配,切实帮助残疾人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发挥自己的能量。
对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创业)项目进行直接补贴,残疾人家庭种养殖业进行补助,残疾人社区就业补助,农村残疾人创业补助,残疾人手工艺商品化工程项目点补助,对盲人按摩从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对从事个体从业的困难残疾人、从事灵活就业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给予个人应缴保费一定比例的补贴;利用市、县两级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设立“残疾人创业扶持金”,对自主创业成功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的残疾人予以扶持……一项项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接踵出台,为残疾人就业创业给予保障。
免费培训
为提升就业创业质量添“翼”
劳动改变生活,技能提升质量。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前提,是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近年来,我市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着力提高残疾人“造血”能力,为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添“翼”。
在位于新华大道上的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每年来这里参加技能培训的残疾人络绎不绝。我市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工作,仅去年一年,就为7986名残疾人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大批残疾人通过免费技能培训实现了就业或创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残疾人培训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高科技助残就业项目就是其中一个。通过科技技能培训,带动优秀残疾人加入到速录、网站开发、动漫设计、网店创业等新兴IT服务业,探索新时期残疾人就业的新思路。
由于自身特殊的障碍,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往往在劳动就业、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重重困难,成为就业最困难的群体之一。
针对这一帮扶对象,我市将托养服务项目与促进残疾人就业结合,专门建立了为智力、精神和其他类别重度残疾人服务的“阳光家园”,开展居家生活、生产劳动、就业适应、社会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培育与训练,为残疾人提供了庇护劳动、功能训练等职业康复机会。
在成都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内的“阳光家园”,就有近100名残疾人从事汽车美容、宠物饰品、婚庆制品、手工羊毛毡加工等项目,通过为企业代工或制作手工产品以及参加技能训练,促进了自身康复和社会融入。
拓宽渠道
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
今年6月10日,成都市残联举行了主题为践行“三严三实”助推残疾人就业的专场推荐会。这样一场看似平常的招聘会,却引来很多媒体争相报道,大家除了关注残疾人就业情况,更把焦点投向了首次为残疾人提供安保协勤等工作岗位的做法。
“目前,成都市残疾人从事安保协勤工作基本属于空白,我们得知企业的招聘消息后,第一时间与公司取得联系,协商具体的招聘条件。”市残疾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借此机会,我们也想为残疾人就业开辟更广的领域,争取更多机会。”
事实上,此次招聘会只是成都市创新残疾人就业推荐新模式,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了鼓励帮助农村残疾人种养殖业发展,增加他们创收之路,市残联积极组织开展种养殖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市残联每年都投入专门资金扶持残疾人发展种养业。
残疾人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提升了残疾人的就业水平。按照今年的民生工作目标,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继续实施“残疾人自强创业工程”,继续扶持1200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帮扶65000名城乡残疾人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创新机制
提升残疾人创业空间
“互联网+”助力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力推动,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开展“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工作时,残联工作人员了解到刚刚创业的重度残疾人董健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残联迅即为他送去了自主创业扶持资金5000元。此后,市、区残联又协调就业局、街道办事处、淘宝网等多方力量为他提供营销技术创业能力培训、品牌推广、网店宣传等服务。历经几年的拼搏,如今董健的店已经成为四皇冠店铺,工作人员也从最初2人发展到10人,其中6名都是残疾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像董建一样的残疾人在网络上找到自身创业的平台。
位于成都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内的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已经成为很多残疾人创业的“孵化”平台。重度脑瘫患者范雄创办的海缘工作室,便是他们中的一员,专门培训残障人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创业梦想等。
范雄、董健只是残疾人创业的一个代表。“心启程残疾人服务站”、“迷你织补”、“道明竹编”……在成都市“残疾人自强创业工程”和“新农村残疾人创业工程”的扶持下,由残疾人创办的企业或项目越来越多。启动成都市残疾人网店创业孵化项目,设立残疾人创业咖啡厅,搭建残疾人创业孵化平台……残疾人的创业之路,时刻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界的关爱,特别是各级残联在政策保障、资金支持、技术指导上给予的支持和保障。为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我市还专门设立“残疾人创业扶持金”,对自主创业成功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的残疾人予以扶持。残疾劳动者,正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后记】
作为特殊困难群体,残疾人越来越得到社会重视。然而,我们为残疾人提供的关爱与帮助,不仅要解决他们的一时之需,更要帮助他们获得自食其力的“一技之长”,早日实现就业,融入社会。
残联通过各种渠道为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培训、创业提供方便和帮助,从“鱼”到“渔”,一字之差,给残疾人带来的不仅是一份能够胜任的工作,更有他们积极生活的意志与自食其力所获得的更多尊严,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不论残疾程度如何,残疾人从来没有放弃过梦想。对于残疾人而言,摆脱贫困,不仅仅意味着生活改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蜕变。自信、自强、自立,已成为残疾人幸福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