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子已被锁定
爱迪生有一次请助手到图书馆去借一大摞书,第二天早上就请助手再送回图书馆去。
“你这么快就看完啦?”助手大吃一惊。爱迪生点点头。他借那么多书,只不过是想知道一个小机器的正确装置方法,为了避免错误,所以要“查遍”所有同类的书。在爱迪生心中,书就是专家。有疑惑的时候,他会约请二十六七个“专家”到他书桌上来开会,然后自己再作决定,像一个君王。这种读书气概,多么叫人羡慕。
在我听到的“读书故事”里,还有一个奇男子,他一生只读章回小说,对章回小说世界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了如指掌。后来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图书馆,对他的博学非常倾心,就邀请他去负责有关章回小说的采购和编目工作,使图书馆新增了一个非常出色的服务项目。对这个奇男子来说,书,就是朋友。他朝夕跟这些“朋友”交往,过起满足、安适的日子来。这也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读书气概。
每个人都不应该为他所读过的书骄傲,也不应该为他所读过的书自卑。每一本书,不论大书小书,都有它的用处。如果你有一天发现一个大学者竟没读过你读过的某一本书,你不要惊讶,因为书的世界实在太大。不要迷信什么“必读书目”,许多开列“必读书目”的人,所列的不过是自己的幻想和虚荣心。书的世界是一个很大的“自助餐厅”,每个进去的人都可以自己点菜,都可以吃得很饱,都可以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
我见过一位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学者,逗15岁的孩子比“博览”。和蔼的爷爷故意说:“你读过《清平山堂话本》吗?”
机智的孙子反问说:“你读过《水孩》吗?”
学者爷爷哈哈大笑说:“这小子真行!”
《清平山堂话本》是明朝洪椴所刻的小说十五种,是一部“话本”选集。《水孩》是19世纪英国教士作家金斯莱写的儿童文学杰作,从前上海儿童书局有中译本。15岁的孩子在小学时代就读过的书,66岁的爷爷竟连听都没听说过!
欧美文学作家常常由《圣经》获得灵感,作品中有明显的《圣经》意象。批评家写文学批评,也大谈《圣经》。但是无论作家或批评家,多数并没有把一厚册《圣经》好好读完一遍。可见半部《论语》也可以治天下,仅仅是一本书的部分,对人都有好处。
每一种行业,每一个学术领域,当然都有几本“必须摸一摸的书”。但是这种书,行外或领域外的人却不一定非摸不可。如果真有那么一个有雄心的人,想从每一种行业、每一个学术领域里各选出几本“必摸书”来,细心地读一读,那么,他可能一辈子都读不完。
这世界并不只有“三百六十行”,也不只有三百六十个领域。人人都应该随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读他自己的书。如果有人指摘你“连这么普通的书都没读过”,你不必难过。“普通的书”,本身就不是够客观的说法,何况许多“普通的书”,真有许多人没读过。《红楼梦》真是普通的书,但是把《红楼梦》看完一遍的人还真不多。
读书多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如果我们约略计算一下唐朝一个“卷轴”可能容纳的字数,就知道现代每一个爱读书的人所读的卷数,都超过杜甫,几乎人人都可以自称“读书破万卷”了。
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所以你根本用不着“踏着别人的书单前进”,那是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的。读书不是回家,你不必让老马带路。读书是出发,所以你最好让“好奇”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