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子已被锁定
有个人买了一套二手房,兴高采烈地进行装修时,邻居们却纷纷登门表示不满,巨大的噪音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他听了大家的反映后,颇为不屑地问,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难道你们的房子没有装修过吗?邻居们虽然觉得他态度生硬,但仍然和气地提出解决办法,比如:白天大家上班时施工,晚上不能再干了;钻机的声音能不能设法调得小一点;干活时尽可能地让工人把噪音控制一下……
几天又过去了,情况没有任何改观,邻居们又一次造访表达抗议。这回,他毫不退缩,理直气壮地说,你们是不是有些过分啦?哪条法律条文规定不允许装修?再说,我也不是刻意和大家过不去,你们就不能忍让一下吗?我尽快完工,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嘛!邻居们没再说什么。
装修还未结束,他突然收到法院的一张传票。原来邻居中有一位老人由于强烈的噪音干扰引起心脏病复发,住进医院,情况不好,花了大量医疗费,法院要求他先立即停工,接受民事调解方案。此时,他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只能接受调解,支付了不菲的医疗费。而且,他家的装修工程也被迫停工。
乔迁新居,好端端的一桩喜事,因为一次不听劝说缺乏善意的举动变成了一场不愉快的“悲剧”。
有些国家对装修时噪音污染引发的纠纷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人们在装修时从不越雷池半步。有个叫比尔的人,买了一套新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走访附近的邻居,了解情况,征求大家的各种建议。当比尔发现有一位老人身体不太好时,对她的儿子说,如果不介意,这两个月我把老人接到我家,我那条件不错,有佣人,还有专职保姆,我的父母由他们照顾,老人到我家和他们还是个伴儿。
老人的儿子接受了这个建议。不久,老人和比尔的父母成了朋友。当比尔的新居装修完毕时,他和老人的儿子以及周围的邻居也成了朋友。
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后来,比尔的工厂面临倒闭,老人的儿子慷慨解囊,借给他一笔资金,让工厂起死回生。
善意是一扇门。人与人相处,如果关闭了这扇门,就等于堵死了自己的路;如果时时敞开这扇门,就等于为自己打开了一片辽阔的空间。(
周重 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