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休闲娱乐生活百态 → 一位母亲眼中的残疾儿:我没有觉得她与众不同

分享到:

  共有443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一位母亲眼中的残疾儿:我没有觉得她与众不同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芦花飞雪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215 精华:0 积分:2022 金钱:3830 金币:0 魅力:1113 威望:0 登陆:57 注册:2007/3/15 20:56:08 近访:2008/4/12 18:43:12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一位母亲眼中的残疾儿:我没有觉得她与众不同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9/14 13:45:04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新华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朱玉 李斌) 刘伟在那一刹那知道了,什么叫锥心之痛。

  检查结果像雷一样砸在刘伟头上。她1岁两个月的女儿,对100分贝的声音一点反应也没有,这个声量,等于大卡车发动时的声音,或是,人用足全身力量的尖叫。

  罪魁祸首是,女儿11个月拉痢疾时,喝下的两支庆大霉素。

  刘伟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女人。知道女儿听力已属残疾的第二天,她就到处去问,“我女儿能不能再说话?”

  她抓住每一个大夫问,得到的回答是,十聋九哑,聋孩子怎么能说话呢?一位医生冷冰冰地扔过来一句:“聋哑人说话,那是千年铁树开花!”

  刘伟不相信不可能。她抱着孩子到处奔走,找遍了名医、民间医生,万般无奈的她甚至求到了平时根本不信的巫医。

  其实,绝大多数聋哑者的发声器官并不存在疾病,只是因为没有听觉,使得语言中枢与发声器官发生了退行性改变说不出话来。小儿聋哑发现得越早,其语言中枢与语言运动器官退行性改变的程度就越小。有人把聋儿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告诉了刘伟夫妇,于是,刘伟的女儿迅速戴上了助听器,几乎在女儿挂上助听器的同时,刘伟辞去了职位很高、待遇优厚的工作,专心地在家教女儿说话。半年后,耳聋的女儿叫出了第一声并不准确的“爸爸妈妈”:“大大!纳纳!”

  聋孩子学说话的难度在于,他们根本不知道嘴唇的运动和声音的意义,更难以理解抽象的词,比如说,伟大、勇敢、因为、所以、万一、可能、也许……同一事物,就是借助助听器能听到声音的聋孩子,一般也只会一种表达方式。他们会告诉你他几岁了,但你问他多大了,他却十分茫然。教聋孩子认颜色,不可以用一个红苹果和一个绿青椒表述色彩的差别,只能用红苹果和绿苹果这两个同类异色的东西示范。

  学会说话,对一个聋儿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对于正常人,这几乎是生与俱来的本领,刘伟想,如果女儿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优良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再能说会听有什么用?

  同样作为残疾儿的家长,刘伟十分不理解那些由于愧疚而盲目溺爱孩子的父母。她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家长把聋孩子当成猫狗来养,孩子想吃鸡,但不会表达,也没有人教他怎么表达。这孩子想出了一招,他在上一次吃鸡时,就偷偷地把鸡骨头藏在枕头下,到再想吃鸡时,就拿出来,冲着父母挥舞,父母会意后,立即上灶给孩子做。

  依刘伟的看法,培养出这样的孩子是家长的失败。只有当听、说、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面康复时,这种并非奇迹的康复,才能让奇迹发生。

  奇迹发生在刘伟的孩子身上。在学龄前做了人工耳蜗手术的小姑娘,术后的第7天,就在电话里跟妈妈讨论是否去姥姥家。电话那头的妈妈几乎喜极而泣。打电话,看不到对方的口型,看不到面目表情的任何提示,全凭声音判断,对一个几乎全聋的聋儿,是高难度的技巧。现在,刘伟的女儿已经在一个普通的小学里,跟正常的小学生一样,随班就读。

  在和孩子一起经历无数苦痛之后,刘伟的心态已经平和了,她不再要求自己的女儿像正常孩子一样完全没有差别地说话,因为正常人也有善谈和不善谈之分。

  在刘伟眼里,耳聋的女儿与其他的孩子没什么区别,就像人天生就有单眼皮与双眼皮一样。(完)



每一朵鲜花只盛开一次!
每一段人生只绽放一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