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袁莉 录洋 一航 对话人物:李琳,30岁,辽宁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抚顺市唯一一位残疾人律师。 对话背景:“这孩子最多活不到10岁”。几乎每一位见过他的医生都断言。 刚出生,李琳便患有世界上罕见的奇病———“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全身的皮肤就象一层薄薄的宣纸一样,只要稍微一碰,就会流出血来。另外,除了没有手指和脚趾外,他的身体还有许多部位严重溃烂。刚刚满月,李琳的父母就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 生活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场战争,一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以胜利者的姿态走过了30个春秋,创造了一个生命和医学上的奇迹。 大学毕业后,李琳选择了所有人都认为不适合他的职业--律师,开始了更艰难、也更有尊严的历程。 旁白(由于患有先天性“表皮大泡松懈症”外加严重的营养不良,李琳不仅全身没有一块正常的皮肤外,手和脚发育得也不健全:他没有脚趾,也没有手指,两只手就象是正常人握成拳头的样子。他的生命靠每天两次大手术般的换药过程来维持。然而,就是用这双拳头似的手,李琳为自己打拼出了一片绚烂的天空。1999年,刚刚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的李琳向命运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在参加“全国律师资格考试”的500多名考生中,李琳脱颖而出,成为抚顺市第一名残疾人律师。) “我并不是盲目地挑战这个极限”
华商晨报:我一直在设想,我俩手握着手会是什么情景,你会尴尬吗? 李琳:不会,如果你主动和我握手,我不会拒绝,但我从来不主动和别人握手。 华商晨报:还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知道:在你刚刚出生的时候,许多医生都说“这孩子最多活不过10岁”,对于生命已经被定了界限的一个人,所有的拼搏还有意义吗? 李琳:我觉得拼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奋斗加快乐就是完美的人生。人的潜能是没有终界的,不在于时间多少,,只要快乐地奋斗和生活,10年和100年是一样的。 华商晨报:能不能告诉我们,你心目中的律师是什么样子? 李琳:在我的印象中,律师的形象都是西装革履,可以说是风度翩翩,这可能也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形象。 华商晨报:你认为自己符合自己心目中的这个标准吗? 李琳:怎么说呢,作为我这样的残疾人,能够走到律师这个岗位上,我是在客观的分析了其中的利弊之后,才做的最终决定,而不是盲目决定的。 华商晨报:你觉得自己做律师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 李琳:我觉得,其实别人说的“弊”都是一些表层的东西,比如说相貌、行动不太方便,但仔细分析,相貌不好又不是选模特,选模特我肯定不行,律师主要靠脑力,所以相貌这一点就不算是弊了;再说行动不方便,但我可以坐出租车啊,而且如果别的律师为了省点钱,有可能坐公交,所以我的出租车还是比他们的快。所以,这些不算什么“弊”。我的优势在于,我有一个特殊的成长经历,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不会退缩,反而要往上冲,直到找到解决的方法。从出生到现在,我行动上不太方便,所以更多的在言语和思维上发展自己。 华商晨报: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走上律师岗位的历程,你觉得用什么词最恰当? 李琳:我觉得应该用一组词:冷落、苦闷,最后是成功。 华商晨报:能给我们解释解释吗? 李琳: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始终是个被冷落的人。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在律师办公室坐着,进来个当事人,从我旁边就绕过去了,跟别的律师谈话,根本就没把我当律师,比较好奇的人还问:“你是不是来打官司的?”“你怎么伤成这样?”没人相信我也是一名专职律师。 华商晨报:当时心里什么感受? 李琳:开始心里挺苦闷的,但时间长了,经过冷静的一分析,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想,我身体自身就是这样一个条件,要想改变人们的观念只能靠自己的能力。风雨过后就是灿烂的阳光,雨下得越大雨后的阳光越明媚,事实证明,我成功了。 旁白(先天性的残疾,使李琳丧失了两次求学的机会。1984年7月的一天,李琳母子俩第三次来到抚顺市青年路小学报名,李琳认为这一天是他人生迈向一个新起点的开始--他终于迈进了学校的门槛。在李琳贪婪的汲取知识的同时,病魔也从未放弃对他身体和意志的侵蚀。由于在课堂上长时间坐着,李琳的臀部不断被磨破、起泡、出血,伤口流出的血常常与衣服死死粘在一起,每次换药又不得不把衣服揭开,然后再用剪刀剪破身上的脓泡,敷上新药,并在身上缠满纱布。这样的过程,李琳每天要经历两次。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李琳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1990年,他被团省委评为“辽宁省十佳少先队员”;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生。) “生活对于我来说每天都是一个考验”
华商晨报:你是先天性的残疾,小时候有没有被歧视的感觉? 李琳:有过。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自己到小卖店去买雪糕,当我把钱递给那个阿姨的时候,她吓得大叫一声把雪糕掉在地上了。那可能是表现最明显的一次。在那之前,从身边的眼神和骂声中我也能隐约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不同。包括上学,开始时,几乎没有学校愿意收我。 华商晨报:最终是怎么迈进学校的大门的? 李琳:那是经过了两次失败以后,1984年7月,我和我妈第三次来到学校。其实小时候也不懂什么,就觉得小孩在学校里一定都很开心,就是这种渴望。当时见到负责报名的那个老师就跪了下去,血顺着膝盖就流下来了。当时在场的老师都被感动了,有一个姓关的老师流着泪说:“这孩子我收了。” (当年李琳的举动令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震撼了,“我教了一辈子书,哪见过这样的孩子啊!当时李琳就跪在我的面前,咋劝都不起来,膝盖流出的血渗到了地上,那分明就是孩子的心血啊。这样的孩子,我们怎么能狠心不收呢?”20多年后,回忆起当年的一幕,当年收下他的关凤英老师仍不禁泪流满面。) 华商晨报:终于迈进了学校的门槛,是不是很兴奋? 李琳:没有,刚开始的那种喜悦很快就被另一种苦闷代替了,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躲着我,而且班级里没有人愿意跟我同桌。不过,可能是因为一种天性吧,我很快就融入到他们中间去了。这可能与我妈对我的教育方法也有关系。 华商晨报:什么样的方法呢? 李琳:可能一般的残疾孩子如果被歧视,父母都会把他保护起来,不让他与外界接触,但我妈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对你,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你,你只有和他们在一起,想办法让他们了解你,他们才会愿意和你一起玩。”我就听我妈的,有同学骂我,我也不理,和他们接触的时间长了,渐渐就融入到他们中间去了,而且我还成了一个孩子头儿。我感觉这是我妈教我融入这个社会的一种方法。 华商晨报:也就是说,你母亲让你去适应这种歧视,你还那么小,能受得了这个吗? 李琳:其实,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也没觉得自己受了多少歧视,而且,我发现我周围的人都特别好,我想我的自信也是从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旁白(生活的砺练,造就了李琳坚强的性格,10年界限与30年的生命,他创造了一个医学的生命奇迹。然而,他究竟能活到哪一天,谁也不知道。几乎每一天,他都在与病魔抗争,有好几次,死神几乎把他推到了生命的边缘,但他都“挺了过来”,几次大难不死,让他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残疾人”
华商晨报:30年了,从医生断言你“活不过10岁”到今天,应该说你每天都在和危险打交道。 李琳:嗯。可以这么说。有好几次,我也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但都挺了过来。 华商晨报: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一次? 李琳:小学5年级那次。冬天的时候,我得了重感冒,连坐都坐不起来,全身开始溃烂,每天都要吐两三次血,头发也掉光了,我爸和我妈连后事都给我准备好了,我也以为自己真的快要死了。我把平时积攒下来的12元钱交给我爸,让他替我买了43张新年卡片,我在每一张上面都写了祝福,分别送给了我的老师和同学。 华商晨报:是什么力量让你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生死的考验? 李琳:我感觉每一次大难不死,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我妈无微不至的照顾,舍弃自己的一切快乐、自己的事业,用全部的精力来维护我;还有就是我的人生经历对我也是一个支撑,有太多的苦垫底,也就感觉不到什么苦和难了,觉得任何困难我都可以解决,即使是在生死关头。 华商晨报: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即使你不做任何的努力,社会和其他人也会体谅你的。 李琳:我从来不把自己当残疾人看待,这可能也是小时候,我妈给我灌输的一种思想,她从来都当我是正常的孩子,让我像正常人那样上学,直到参加工作,现在也一样。 华商晨报:请原谅我做这样一个假设,假如你的生命马上就要停止了,你会觉得遗憾吗? 李琳:(沉思)几次大难不死的经历,让我悟到许多道理,病魔会随时掠走我的生命。我虽然热爱生活,但我没有能力把握生命,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不让光阴虚度,这样,即使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也不会留下任何的遗憾。 采访手记:采访李琳时,恰逢他曾经代理的一起官司中的对方当事人前来看他,还为李琳送来了礼物。作为和李琳从小玩到大的同学兼死党———苏丹告诉我们,李琳带给身边每个人最大和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那种顽强的精神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每个人生活中遇到挫折或是困难都愿意找李琳唠唠”。苏丹说。 怀着一颗平常心,李琳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0年,如今他已经成为抚顺市一位小有名气的律师,他用不健全的身体书写着自己“健康”而令人尊敬的人生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