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屏幕分辨率越高,能够完整显示的内容就越多。比如一个300x300像素的方块,在不同的屏幕分辨率下,所显示的大小也不一样,如下3图:


如同马路上的一个井盖,站在5层楼看得很清楚,站在30层楼就小了许多,站在70层楼就更小了。井盖的实际大小没有变化,是视野放大导致井盖看起来缩小。
因此这不能说方块的大小改变了,300像素还是300像素没有变,是因为屏幕像素总量的增加使得它看起来变小。
计算一下就会知道,屏幕横分辨率800的时候,300像素占据着约一半的宽度,在1024时候占据约三分之一,在1600时候只占据约五分之一了。
显示器上有着许多的点,每个点由红绿蓝三个涂有荧光粉的单元组成,学名就是像素。
显示器内部有个称为电子枪的部件是用来激发像素发光的,它发出三道电子束击打屏幕最左上角的点(可称为0点),三束分别击打红绿蓝单元。
根据信号的强弱使红绿蓝按照比例混合成色。这样便完成了一个像素的激发。
然后在偏转线圈的磁力作用下,电子束往右移动一像素,再对这个像素进行激发。直到顺序激发完这一行所有的像素。就称为完成一个“行扫描”。
然后向下移动一行,回到左端开始激发第二行的第一个像素。如此重复。当激发完最后一行最后一个像素后,就算完成了一个“场扫描”。
因此其实屏幕上的像素并不是同时发光的,但由于人眼有视觉暂留的特性,所以还是可以看到一幅完整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