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热点讨论医疗健康 → [转帖]化痰逐瘀治疗酒精性肝病

分享到:

  共有383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化痰逐瘀治疗酒精性肝病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丫头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认证会员 等级:青蜂侠 帖子:1365 精华:4 积分:11565 金钱:20233 金币:0 魅力:6353 威望:0 登陆:207 注册:2007/4/24 23:25:08 近访:2008/1/23 15:08:18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转帖]化痰逐瘀治疗酒精性肝病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7/25 16:50:38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酒精性肝病为饮酒过度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酒精
性肝硬化等连续性肝损害。酗酒与肝病的关系,远在古希腊即已知晓,
19世纪中叶对酒精与脂肪肝的关系曾有详细描述。就世界范围来说,
肝硬变患者中酒精中毒者居多,如奥地利啤酒工人可随意饮用啤酒,
其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为26%,而在金属工人中则仅为9.3%。另有
资料表明,如每日饮酒精80~150克则肝硬变的危险增加5倍,如超过
每日160克则增加25倍,而女性所需剂量较男性更小。因此饮酒过度
不仅是酒精性肝病的病因,而且病情严重程度与酒量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积极探索有效中
药进行防治,已成为肝病临床与科研面临的新课题。酒精性肝病初期
可无任何症状,进一步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疼痛,
乏力肢困,黄疸,肝脏肿大及压痛,蜘蛛痣,甚至下肢水肿,腹水乃
至昏迷等,其发病与饮酒量和饮酒时间直接相关。酒精性肝病的诊断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基本沿用如下标准:(1)饮酒精≥40g/d。
(2)连续饮酒年限>5年。(3)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
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4
项中有两项以上指标升高。(4)经B超或CT证实有脂肪肝、肝硬化或
慢性肝损害。(5)排除其他肝病。
  酒精性肝病属于中医“伤酒”、“胁痛”、“酒疸”、“酒胀”、
“酒癥”、“酒劳”范畴,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
并治篇》即论述了酒疸病的证治:“心中懊(竖心加农)而热,不能食,
时欲吐,小便不利,足下热。”描述了该病的主要症状,而“酒黄疸
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
先下之”则指出了吐、下为酒疸的两种治法,也即因势利导,逐邪外
出。“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齑状,大便正
黑,皮肤爪之不仁……”目青面黑,肌肤爪之不仁,大便正黑,皆为
瘀血之征,指出了酒疸病与瘀血相关。《沈氏尊生书》中记载了治疗
酒积症的酒积丸,方用黄连、乌梅肉、半夏曲、枳实、杏仁、砂仁、
巴豆霜等药配制,方中半夏曲、杏仁化痰祛浊,枳实破气泻痰,巴豆
霜攻泻截痰,砂仁健脾祛湿化痰,其化痰祛浊治法可见一斑。据笔者
观察,该病临床大致可分为湿浊中阻,湿热内积,气虚血瘀等证型,
以酒湿困脾,痰瘀阻滞为病机特点。饮酒过多,湿热内积,湿浊困脾,
“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痰浊乃成,“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痰性稠浊,注于血脉,则血行凝涩,久则成血瘀,形成痰浊与瘀血互
结之证,因此自拟化痰逐瘀为基本方(白芥子10g,胆南星6g,法半夏
10g,陈皮10g,鸡内金10g,丹参15g,赤芍10g,垂盆草10g,马鞭草
15g,当归12g,葛根15g)治疗,湿浊中阻型加砂仁5g,茵陈15g,郁
金10g;气虚血瘀型加黄芪15g,生晒参10g,桃仁6g,共治疗46例,
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表明治疗组对酒精性肝病患
者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疼痛,乏力肢困,黄疸等均有
较好的改善作用,对患者ALT、AST、ALP、GGT等肝功能指标及透明质
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等肝纤维
化指标均有改善作用,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方
中白芥子、胆南星、法半夏、陈皮化痰祛浊,白芥子善搜内外痰结,
鸡内金《本草纲目》言能消酒积,垂盆草、马鞭草解毒和肝,当归、
丹参、赤芍、葛根、马鞭草活血逐瘀,丹参且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及降
脂作用,全方共奏化痰解毒,逐瘀消积之功。
  在中药治疗的同时严格戒酒,截断病因,明确戒酒本身对酒精性
肝病的治疗意义也是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环。    


梦想越是美丽,就越显得遥不可及;可奇怪的是,一旦你下定了决心,很快地,那些梦想就一一成为了现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