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热点讨论医疗健康 → 秋食养生三部曲

分享到:

  共有482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秋食养生三部曲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鲁蚕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83 精华:0 积分:554 金钱:1125 金币:0 魅力:269 威望:0 登陆:6 注册:2006/8/1 16:27:04 近访:2006/10/28 8:10:25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秋食养生三部曲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9/24 9:11:01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秋天,暑往寒来,气候逐渐由热变凉,人体阳气开始潜藏于内。秋季气候变化较大,作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人来讲,在饮食上要顺应这种变化,并进行适当调整,注意以下三个阶段的不同。
  一、初秋      尽管暑热未退,“秋老虎”颇凶,但在解暑降温的同时,要适当减少冷饮以及寒凉食物的摄入。俗话说“秋瓜坏肚”,对各种瓜类宜少食,以防损伤脾胃阳气。此时正值古人所称长夏季节,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由于湿易伤脾,可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以致出现食欲不振,因此,应适当加入扁豆、豇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煮粥食用,以助脾胃运化。另一方面,炎热而又潮湿的气候,极适于病菌繁殖,兼之人体胃肠功能经盛夏消磨,处于一年四季中的低谷期,饮食稍有不慎,即可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故要把好食品卫生关,严防病从口入。入秋之后,可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如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等,以补充人体在夏日的消耗,但要注意,此时人体消化功能较差,大量进各种肉食,会增加脾胃负担。根据“秋宜平补”的原则,宜选择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瘦肉、禽蛋、奶制品、豆类以及山药、红枣、莲子等。俗话说“秋藕最补人”,可将糯米灌入藕眼中食用。
 二、 仲秋     伴随自然万物干枯萎黄,人体常反应出“津干液燥”的征象,如口鼻咽喉干燥、皮肤干裂、大便秘结等。对此,应从饮食上进行调理,注意预防秋燥。根据“燥者润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则,一是适当多吃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银耳、萝卜、鳖肉、乌骨鸡、鸭蛋、豆浆、乳品等;二是酸甘化阴,宜进食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另外,应少吃辛辣的食物,尤忌大辛大热之品,以防助“燥”为虐,化热生火,加重秋燥。秋天尤其提倡食粥,最好是将上述润燥之品与粳米或糯米同煮,既可补充营养,又能增液除燥。
 三、 晚秋     气温逐渐下降,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热量的同时,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并忌生冷。为预防冬季多发的咳喘之类呼吸系统疾病,除注意选食上述具有补肺益气功效的食物外,还可用1~3个核桃肉(连紫衣)与1~3片生姜同嚼服食。对于需要在冬季进补的人来讲,此时是调整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作为底补,芡实是最好食选,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牛肉等食用,即能达此目的。经过底补,脾胃健运,入冬就可放心进补,以此抵御严寒。


普通的残疾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