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子已被锁定
有些往事,总在我们的脑海里落地生根。经过多年以后,那些影像并没有随着岁月的变迁日渐模糊,反而越来越清晰了。在记忆深处,能够刻骨铭心的,往往是我们所经历的最真实的生活片段。
生活,总能让我们百感交集
文 / 阿瞳
1.老杜的面孔
前几天,我和几位朋友去江北钓鱼。由于不得要领,在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只钓到了三条不大不小的鲫鱼。坐在我旁边的朋友是省报的资深记者,才四十刚出头,头发已经白了一半。他的钓鱼技术还算可以,比我钓的鱼多,而且那些鱼一个赛一个胖。我很羡慕他,他却说,这是运气。
在没有鱼造访的空闲时间里,我和他漫无边际地聊天,听他讲述一些关于做记者生涯的往事,获益匪浅。那天,他讲起了一个故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他在大学主修中文,毕业后在北京一家规模很大的报社当实习记者。那年夏天,他去山西某煤矿进行采访。因为是北京来的记者,煤矿的主管领导很重视,特别做了热情的安排。采访结束后,他要求到井下看一看。矿上的领导在再三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同意了他的要求。穿上干净的防护服、戴上崭新的安全帽后,他和六位矿工一起来到了井下。
矿井里很杂乱,狭窄的坑道弥漫着粉尘,偶尔掉下来的石块让他很紧张。他和矿工们走了很久才来到作业面,那是一个稍微大一些的地方,坑道顶部用木板支撑着,看上去摇摇欲坠。因为是第一次下井,他的心里特别害怕。于是,他问身边一位年长的矿工:每次下井时,你感到害怕吗?
那位矿工答道:不害怕。
他以为找到了新闻素材,连忙问:为什么?
那位矿工说:不为什么,我感到恐惧。
他对矿工的回答感到很惊讶。在昏黄的矿灯下,他望着那张朴实而真诚的面孔,没有再继续问下去。
回到北京后,他采写的那篇以某煤矿连续三年安全无事故为题材的新闻稿件顺利发表了。也就是从那天开始,他患了失眠症。每天夜里,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位矿工黝黑的面孔。
两个月过去了,当他再次拨通煤矿的长途电话,想和那位矿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时,他们告诉他,那位矿工在一次坑道坍塌事故中死了。
他只记得那位矿工姓杜,四川人,为人憨厚老实,大家平时叫他老杜。老杜的家里有个老婆,为人一样的憨厚老实,都是1992年到矿上的。他们有两个孩子,都还小。
2005年夏天,老杜的儿子为了让妹妹能够上学,和父亲一样下井挖煤,年龄刚满十八岁。
我的记者朋友后来去过煤矿,看见了老杜的儿子。他说老杜的儿子和他父亲长得很像,为人憨厚老实。老杜的儿子和记者说,现在国家有规定,如果在煤矿事故中死了,家属能拿到二十万的抚恤金。他下井时一点都不害怕,即使发生意外,他的母亲和妹妹都会有保障了。
我的记者朋友说,他是坐火车回来的,他掏空了口袋里的钱,塞在老杜家的炕席下。在火车上驶出站台的一刹那,他放声大哭,泪流满面。
周围的旅客怜悯地看着他哭,没有人拦着他。他的样子看上去挺傻,但是,他的眼泪很真诚……
2.钱包里的位置
周一的早晨,我在马路边捡到一个钱包。
钱包在雪地里平躺着,我猫腰捡起钱包的时候,心里也沉甸甸的。这是谁丢的钱包?有很多钱吗?丢钱包的人一定很着急吧?
钱包很旧,皮质都磨出毛边了。我翻开钱包,里面有三百八十五元贰角,还有一枚五毛硬币。我把钱重新塞回去,仔细翻其它的口袋,看能不能找到失主的名片,没有找到。只发现两张记着号码的小纸片和医保卡,在旁边透明的口袋里有一张照片。照片上丈夫和妻子相互依偎着,女人怀里抱着胖乎乎的小孩,孩子的手里拿着一个红苹果。我拿起照片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儿,心想,这钱包一定是这个个女人丢的吧?
我举起照片看了看,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有点淡淡的香脂味道。她一定是个很在乎家庭的女子,一个把丈夫和孩子放在钱包里的人,感情也同样应是细腻和善良的。由于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匆忙赶到附近的邮局,把钱包挂号寄给了医保卡上的单位地址,这个单位在厚厚的电话簿216页左下角一个很小的位置,XX市XX街道红星纸箱厂。
一天的时光在匆匆忙忙的奔波中流逝。快下班的时候,我的脑海里还不知不觉地想起那个破旧的钱包和照片。我甚至下意识地拿出自己的钱包翻看,在钱包最显著的位置,是五张信用卡和名片,没有放照片。记得热恋时,女友的照片被我放在钱包里面,
长发飘飘的那种。后来生日一个接一个过,钱包也换了三四个,照片就不知道放到哪去了。在生活里,我是个固守平淡生活的人,但浪漫于我却有着或多或少的际遇,令人心动又让人无法动情。是不是越成熟心灵就越平实?生活就越缺少激情呢?我不知道。不过,我还是特别想把她的照片重新放在钱包里,尽管她和我一样皱纹爬上了眼角,说话已经开始唠叨了:尽管她已经慢慢钟情于化妆,开始抱怨我喝酒走夜路了;可是我还是想把她放在钱包最显著的位置,因为爱吗?不仅仅是,爱不是生活的全部。
她是我的妻子,一个用一生幸福来验证我们爱情誓言的人。我轻轻地把她的照片放在钱包里,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在心灵的放逐过后,别忘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