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工作学习培训导航 → 江苏溧水特教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分享到:

  共有429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江苏溧水特教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风雨同路人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039 精华:0 积分:9561 金钱:13320 金币:0 魅力:5882 威望:0 登陆:11 注册:2011/3/4 14:17:19 近访:2017/12/6 8:33:53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江苏溧水特教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8 10:46:46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龙虎网讯 对于有残疾孩子的家庭来说,如果学校能把孩子培养得读书识字、生活自理,已是件了不起的事。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不仅要培养残疾孩子自立能力,更注重培养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脑瘫孩子在这里不仅能学会种植、养殖,而且还能够就业甚至创业。他们的办学宗旨是:“为残疾孩子终身发展服务”,让残疾孩子“残而有为,残而有位”。

  学文化、学自理,让残疾孩子学会自立第一步

  创办于1986年10月的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其特殊性不仅因为这里有182名残疾孩子,是一所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复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12年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因为该校是全县获得各种荣誉最多的学校——“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南京市模范学校”、“南京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溧水县也因此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这些荣誉的取得,来自于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每一位残疾孩子高度的负责和无私的关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多年来一直跟踪报道该校办学特色、发展模式和发展进程。

  溧水县教育局负责人说,近年来,该校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居同类(级)学校之首,聋部初中毕业生均能100%升入五年制大专班或聋人高中。为让残疾孩子学好文化、学会生活自理能力,该校首先从师资队伍培养上下功夫,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不断引进培养各类教师人才,仅今年上半年就从南农大招进3名农林技术专业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同时按照教师继续教育要求做好教师研修和培训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去年该校60%以上一线教师都外出参加了各级各类专题培训,开阔了教育视野,吸收了课程改革新理念。

  在对残疾孩子的文化知识教育上,多年来该校结合残疾孩子特点,不断进行多种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如通过各种重点课题研究,促使各类有障碍学生受教育层次得到一定提高。为加强残疾孩子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学校从最基本的不乱丢乱扔、不乱刻乱画、不追逐打闹、不说脏话狠话、主动拾捡废弃物、向老师来宾问好等教育起步,培养孩子们有礼貌、讲文明等基本素质。结合“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等强化爱心、孝心等传统美德教育,教会孩子们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学校还不断丰富孩子们的德育实践活动,如开展“读好书,做好人”、“播种文明,养成习惯”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县读书征文竞赛和南京市特殊教育诗文诵读大赛等活动,参赛的聋部、智障学生都获得了好名次。学校还认真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在校内以年级组为单位,结合不同残疾学生特点举行学生“趣味”运动会等,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该校学生在市残疾人运动会中已先后获得7枚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

  学劳动、学技能,让残疾孩子自食其力谋就业

  今年4月,“南京·溧水第七届牡丹节”在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开幕,省、市、县各级领导在开幕式上高度评价了该基地“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牡丹节期间这里先后接待了上万名赏花群众,让来宾们惊奇的是,这里满园盛开的牡丹都是学校残疾孩子亲手栽种的,无人不赞叹这些孩子神奇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的背后,是学校劳动技能培养的丰硕成果。

  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负责人说,在着力培养残疾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自食其力能力,力争结合孩子自身健康特点,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学会一项劳动技能,为今后自谋职业、自食其力打下基础。为此,该校于2001年8月筹建了“溧水县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探索实践“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在9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在全国同类(级)学校中率先对轻度、中度智障学生延长3年教育实践,实施12年教育,3年期间重点加强孩子们种植和养殖劳动技能培训。

  脑瘫孩子经明是该基地第一届学生,在这里他学会了养鸡,从育雏控温到消毒防病,从断喙打针到生产记录,经明学得认真,掌握得也快,毕业时学校将他留在了基地,负责乌骨鸡、珍珠鸡等养殖。父母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因为经明告诉他们,今后要自己养鸡创业挣钱孝敬父母,这是他们过去从不敢奢望的。

  从基地走出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听障毕业生陈修奇2006年被县实验幼儿园聘用,从事幼儿园环境设计、宣传橱窗、摄影摄像等工作。工作中他勤奋好学,踏实细致,受到园领导和教师高度评价。

  该基地2008年9月又创办了“听障学生职业中专”,填补了南京市特教领域农业职业教育空白,成为在全国同类(级)学校中率先对智障和听障学生实施12年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国家教育部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决定在全国推广这种职业教育新模式,这一办学特色还被收录进我国首部《中国特色教育项目学校》图书典籍。

  目前,该基地已扩建至800多亩,建有牡丹园、葡萄园、盆景园、水产养殖区、苗木繁殖区、无公害蔬菜区及苗木基地等。其中牡丹园占地100余亩,种植了500多个品种、20多万株牡丹,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种植区,现在有6个班的听障、智障学生在这里接受培训,有20多名听障、智障毕业生在这里就业。今年,该校又加大了生态农业设施建设,在基地养殖场增加了草鸡、老鹅和黑毛猪的饲养。该基地已成为全市、全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每年前来开展学农、走近残疾人等社会实践活动的中小学生有2万多人。

本报记者 韦铭 本报通讯员 溧宣

本报实习生 谭人众

<!-- JiaThis Button BEGIN -->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网易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 JiaThis Button END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