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子已被锁定
本报讯来自我省各地的20多名喜欢绘画的农村残疾人,幸运地来到甘肃心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不仅吃、住免费,绘画培训免费,而且在该中心工作人员协调下,喜欢绘画的学员还可找到一份工作。
绘画让他们找到自信
6月18日下午3时,记者来到城关区北面滩新村二村的甘肃心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只见三排大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毛笔、颜料,还有一沓沓着色后的宣纸。学员们有的在斟酌笔下图案,有的正在埋头临摹一旁的作品,还有人在和老师交流绘画着色和用笔。“我们上午上课,下午进行绘画练习。”工笔画赵永夫老师说,现在开学已经一个多月,很多学员能够画出不错的作品。记者看到挂在墙上的牡丹画得不错,赵老师说,都是学员临摹的作品。
在这些学员中,有的双耳失聪,有的腿脚不便,坐着轮椅或拄着双拐。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加珍惜这次免费的学习机会。“刚刚接到该中心杨老师电话时,家人不放心我一个人来,后来还是爸爸陪着一起来的,看过学习环境后才放心离开。我最远就去过镇上,在家里每天没有事做,无聊不说,也没什么朋友。”小学员张改成告诉记者,“在这里有了朋友,打饭、出门、洗衣服都有好朋友帮助,点点滴滴都很感动,现在杨老师就是我的偶像。”说着,他憨憨地笑了起来。
因为感动义讲绘画知识
现任甘肃心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绘画老师的赵永夫,在网上得知青年画家杨东明那里有残疾学员的情况后,专门从天津来到兰州,义务为学员教工笔画。“刚开始也担心和学员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聋哑孩子,我不懂手语,而且他们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唇语学习,但开始上课时,才发现他们很聪明,一边比划一边慢慢地交流,他们都能懂,最近我们也有自己的手语交流方式。”
因服务中心的经费有限,无法给老师提供住宿条件,所以赵老师也和学生们一样住在机构里。赵老师告诉记者,刚来时,为了了解学员,就布置了作业,让他们写一篇日记,看完之后,我真的有种说不出的感动。他们不会组词造句,不会侃侃而谈,但写得很朴实很真诚。印象最深的是一篇300多字的日记,满篇写的都是‘赵老师好、杨老师好’……”后来才知道,这名学员根本没有上过学,认识的字也屈指可数,看到这样的文字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心酸。
残疾人需要一技之长
甘肃心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由27岁的青年画家杨东明以及4位爱心人士共同创立的,从2011年在定西建立小规模残障人士书画技能免费培训学校,到2012年在兰州创建规模较大的残障人士书画免费培训学校——兰州觉知艺术培训学校,再到2013年5月在省民政厅的指导下,甘肃心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终于成立。杨东明坐在轮椅上东奔西跑,就是为了让农村的残疾人走出家门,拥有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发挥自己价值的工作。“我不介意自己的付出是否可以得到回报,因为我和他们一样,我们不需要社会的同情,就希望一个发挥自己价值的机会,这种破茧而出的欣喜我知道,希望有更多的残疾人也能拥有。”杨东明告诉记者。
“三年来,接触了很多残疾学员,发现农村残疾人根本没有办法接触正常的教育,很多聋哑人的手语只有家人才能看得懂,他们多半在家人的关照下生活,很多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走出农村。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家里没有能力支持他们的爱好,更不要说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现在有了属于我们的服务中心,只要是残疾人我就免费教。”杨东明告诉记者,这次服务中心的成立,也正是为了给更多的学员创造就业机会,之后还将成立“心翼画院”,开设“心翼爱心网店”等方式,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 JiaThis Button BEGIN -->分享到: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网易微博搜狐微博腾讯微博<!-- JiaThis Button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