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热点讨论残联动态 → 山东济南培训、扶贫基地为残疾人编织美好生活

分享到:

  共有325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山东济南培训、扶贫基地为残疾人编织美好生活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纷飞VS舞动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772 精华:0 积分:7088 金钱:9903 金币:0 魅力:4358 威望:0 登陆:2 注册:2012/3/30 10:30:52 近访:2017/3/20 10:25:19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山东济南培训、扶贫基地为残疾人编织美好生活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9/11 11:48:09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编者按

受限于身体条件,残疾人在就业时往往难以与正常人齐肩,特别是农村里的残疾人,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而且还缺乏一技之长,很多时候只能赋闲在家“等”领低保金、补贴金来维持基本生活。为推进“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改变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今年市残联将努力打造15项亮点工作,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建设10处残疾人培训基地和100处扶贫助残基地”。通过助残培训基地和扶贫基地的建立,传授养殖、栽种等技能,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就地就近发展,为他们的生活打开了另一扇门。据统计,按照目标要求,目前我市已建成8处残疾人综合培训基地和83处扶贫基地。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残疾人培训基地与扶贫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近日我市出台了《济南市残疾人培训基地及扶贫基地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更好地帮扶更多残疾人脱贫致富。据了解,创建残疾人培训、扶贫基地是市残联今年年初确定的打造15个亮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市残疾人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的重要措施。残疾人培训、扶贫基地都给残疾人带来哪些实惠?《管理办法》的出台,将带来哪些影响?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残疾人培训基地——“送翘板”助发展

近日,记者前往位于党家街道办事处宅科村的市中区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正赶上基地组织周边的残疾人村民进行养鸡技术培训。10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从农校请来的养鸡专家正在为学员们讲解“鸡应该喝什么样的水”。来自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的李大姐快速地做着笔记,听得极其认真。十多年前,李大姐因为不慎砸伤小腿,造成三级肢体残疾。因行动不便,加上文化水平不高,李大姐一直在家务农,没有机会外出打工挣钱。眼看着村里的同龄人盖上了新房,开上了汽车,李大姐坐不住了。“我不是不能吃苦,我早就有开个养鸡场的打算,但是技术不行呀,还真的缺少一块‘翘板’帮我一下。”不久前,区残联的通知下发到李大姐,真的给她送来了一块“翘板”——“这个培训太及时了,我决定回去按照专家说的,先养上一批鸡,等时机成熟了就建个养鸡场。听了课,心里就有底儿了。”李大姐兴奋地对记者说。

据基地负责人玄承财介绍,市中区残疾人综合培训基地依托宅科生态农业观光园成立于2006年。坐落在半山腰的基地内,建有养鸡场、养牛场、果园、林场等,非常适合村民来此进行实地培训。今年以来,这里已组织300余名残疾人学习果树种植、肉食牛养殖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很多在这里接受培训的残疾人村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真的很开心。特别是一批贫困残疾人,也因此凭借自己的双手改变了生活!”玄承财告诉记者,培训课内容充实,上午听完课下午学员们就可以到基地养鸡场进行实地演练。

“结合残疾人实际情况,残疾人培训基地为残疾人就业发展送来了‘翘板’,这种帮扶是显而易见的。”市残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已建成8处残疾人综合培训基地,到今年年底还将再建2处。记者了解到,根据《管理办法》规定,残疾人培训基地是指依托社会资源创建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基地(含创业培训基地)、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其中,城镇残疾人主要进行以促进创业、就业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村残疾人主要进行以养殖、种植、手工工艺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培训内容、时间、人数采取集中办班的方式进行;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采取集中或分散方式进行。市残联将根据培训人数、取得双证人数、就业人数以及实用技术培训效果等给予一定补贴。

残疾人扶贫基地——“授以渔”促脱贫

8月26日,当记者来到位于党家街道办事处西渴马西村的“我的兄弟姐妹”扶贫开发基地时,只见一位腿部残疾的女人正在田里拔草。她叫张木芳,今年46岁,17岁那年因意外事故,造成其肢体3级残疾。因腿脚不便,张木芳一直在家料理家务。2014年,当得知扶贫基地可以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时,她第一时间赶到基地填写了资料。“这是我45年来的第一份工作,之前找工作没人要我,如今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多亏了残疾人扶贫基地啊。”张木芳告诉记者,她有两个孩子,女儿已出嫁,小儿子只有11岁。“我现在基地上班,每月能领到1000元钱的工资,够我们娘俩一个月的生活费了。再加上孩子他爸在外打工,每个月终于能攒住钱了。”

在西渴马西村的“我的兄弟姐妹”扶贫开发基地,还有14名和张木芳一样的残疾人在这里直接实现就业。据基地负责人耿连勇介绍,“我的兄弟姐妹”扶贫基地创建于2014年下半年,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的形式,以“心连心”核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成立了“我的兄弟姐妹”扶贫基地。基地一方面拿出一部分适合残疾人的岗位,组织像张木芳这样的残疾人直接在基地从事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以资金补贴形式使残疾人脱贫,目前已有15名残疾人在这里直接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基地创新残疾人扶贫模式,每年无偿为残疾人提供优质的核桃树苗、种植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品红改良等服务,并与所帮扶户签订产品销售、生产工具、资金扶持等协议,确保帮扶户得到最大的利益,辐射带动了50户残疾人家庭发展核桃种植。耿连勇告诉记者,“目前被扶持的50户残疾人家庭,年人均收入均已达到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残疾人进行帮扶的最好方式,就是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有了职业,就有了较稳定的收入,这样才有利于帮助残疾人彻底改善贫穷的生活状况,实现自救。”市残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发挥基地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可以让更多残疾人走上自力更生和致富的道路。据了解,目前我市建有83处残疾人扶贫基地,根据《管理办法》要求,到2015年底,将力争每个镇办至少建立一处残疾人扶贫基地,全市共建立100处残疾人扶贫基地。根据《管理办法》规定,对济南市“我的兄弟姐妹”扶贫基地,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扶持。扶贫基地每安置1名残疾人扶持8000元、每辐射带动1户残疾人家庭扶持2000元。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手工产品加工和民俗旅游等项目的集体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企业都可申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