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热点讨论残联动态 → 云南昆明:为残疾人创造美好小康生活

分享到:

  共有277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云南昆明:为残疾人创造美好小康生活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心若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88 精华:0 积分:2969 金钱:4464 金币:0 魅力:1772 威望:0 登陆:7 注册:2012/6/19 10:40:58 近访:2014/12/31 21:26:27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云南昆明:为残疾人创造美好小康生活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12/24 10:59:07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五年,一个台阶,丈量着城市奔跑的速度;五年,一次跨越,奏出城市发展最强音。

站在“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大幕将启的时间节点上,回眸昆明市残疾人事业前行的步履——铿锵有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过去的五年,是见证昆明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最辉煌的五年;是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注入持久动力的五年;也是昆明32.8万残疾人获得实惠最多、幸福指数最高的五年。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残疾人工作以加快推进残疾人奔小康进程为总抓手,积极适应新常态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精神,围绕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砥砺前行,踏石留印,真抓实干,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残疾人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昆明市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昆明市残联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并被中国残联、国家信访局评为“全国残疾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桂冠。

昆明市、县两级残联先后被国家各部委、省、市政府授予“全国残疾人之家”“全国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县区”“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法律援助服务示范窗口”“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全国特奥活动示范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桂冠。

昆明市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昆明市残疾人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工作处于全国领先行列;全国最先开展计算机辅助速录培训;全国最早开展电子商务培训(聋人);全国最先开展针对已就业盲人的盲文补习;全省首推全程连续助学模式;全省首个推行残疾人免费参加养老保险地区;全省首个实现城乡托养扶助全覆盖;全省率先建立贫困残疾人定额生活补助制度。同时,昆明还建成并运行全国最先进的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实现了全市残疾人人力资源信息、用工信息共享,实现异地就业推荐。

全市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作获中组部、中国残联充分肯定。

一个个荣誉,见证着昆明市残疾人事业大发展的足迹;映射出全市上下汇集爱心、戮力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灿烂历程。

一项项荣誉,是“十二五”以来我市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生动注解,是五年来我市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的有力彰显。

    5年投入1.4675亿元经费

助残疾人尽早实现“小康梦”

如何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怎样切实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昆明市委、市政府将“十二五”残疾人事业专项发展规划纳入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市政府残工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各级残工委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残联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当好政府参谋,及时提出工作建议,狠抓工作落实,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工作,推动全市残疾人工作有序发展。

制度建设是先导,机制创新是保障。“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委、市政府、市残工委以及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昆明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等系列政策文件;《昆明市残疾人保障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为全市残疾人工作实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年来,省市累计投入各类残疾人事业经费1.4675亿元,其中省级投入5689万元,市级投入8986多万元开展一系列残疾人工作。134631人(次)贫困残疾人通过基地扶贫、康复扶贫、托养服务、医疗养老保险补贴、送温暖活动和临时救助等,改善生活状况,增加收入,提高参与社会能力;46506人(次)残疾人通过重点康复得到不同程度康复;元旦春节等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38233人(次);27120人(次)有就业需求的各类残疾人获得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8880人(次)残疾人实现就业;26691名城乡贫困残疾人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6633名残疾学生、残疾人家庭子女得到资助;为1400户贫困残疾人改善家庭居住条件。

一项项优惠政策、一次次助残活动、一个个扶残项目相继出台落地,使全市残疾人收入水平得到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残疾人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残缺的生命重新绽放出灿烂光芒,用爱心托起残疾人小康梦。

    织密“兜底保障网”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

小康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也是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期盼。身体的残缺,让残疾人比任何人更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和基本救助。为加快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让全市残疾人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昆明市 织密“兜底保障”网,为残疾人社会保障提供坚实臂膀。

为让残疾人沐浴阳光 共享小康,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2012年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昆明市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补助办法》和《昆明市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助办法》。按照相关规定,昆明地区的重度残疾人(持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一、二级残疾人),个人医疗保险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全额补助,养老保险费由财政为其代缴200元标准的费用;三、四级残疾人给予缴纳医疗、养老保险基本费用50%的补助。呈贡、度假区、经开区、高新区养老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200元。截至2012年底,昆明市残疾人养老、医疗保险补助已实现全覆盖,并处于全国领先行列。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全市52000多名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8000多名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多项惠残政策叠加,使社会特困弱势群体不为饥寒所迫、大病所困、失业所忧、灾害所难,筑牢了残疾人社会保障防线。

社会救助,是一项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事关贫困残疾人衣食冷暖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5年来,累计投入298.75万元对1529户残疾人进行临时困难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通过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组合拳,基本实现我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

    补上“短板”根除贫困

让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能让任何一位残疾人掉队——这是党委和政府对全体残疾人的庄重承诺。“十二五”以来,昆明市以“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为统领,补上贫困残疾人奔小康进程的“短板”,推进残疾人与全市人民同步小康进程。

“让居者有其屋”是千百年来社会共同的理想。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中央、省、市共投入危房改造资金2951.46万元,完成268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任务,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定任务107.2%,让2941名贫困残疾人告别无房住、住危房,喜圆安居梦。

安装楼梯扶手、入户坡道,为听障人士家庭安装闪光门铃……“十二五”以来,昆明市投入460万元,对14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让关爱的阳光照进贫困残疾人家庭。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残疾人摆脱贫困、实现残疾人及家庭同步小康的根本途径。

5年来,市残联组织各类“就业招聘会”、“就业活动月”为残疾人牵线搭桥、提供就业机会。累计安置、推荐各类残疾人到机关、社区、社会团体、企事业等单位就业8880人(次),扶持成立盲人保健按摩机构134家,282名视障人士稳定从业;投入扶持金额233万元,扶持875户残疾人自主创业。

要让残疾人自食其力,就必须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残疾人就业培训纳入总体计划,打造残疾人培训就业直通车。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690.5万元,免费培训残疾人及家属20210人(次),超额完成“十二五”计划任务404.2%。

市残联认识到,只有实现从“输血式”的生活救济型扶贫向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开发型扶贫转变,才能打开残疾人致富大门。“十二五”期间,我市大力开展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和项目精准扶贫工作,累计投入各项扶贫资金876万元,其中省级投入98万元,市本级投入778万元,先后在富民、石林、宜良、东川、禄劝、嵩明等县区建立了11个残疾人扶贫基地;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区产业优势,开展残疾人中草药、葡萄、核桃、糯米种植和猪、鸡、牛养殖等项目,让一大批家庭贫困者和弱势群体走出了困境,走上了致富奔康之路。

    康复、文体

为残疾人插上飞翔的翅膀

身体康复是残疾人实现小康梦的第一步。市残联紧紧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5年来,中央、省、市财政投入各类康复经费3587万元,全方位开展各项康复工作,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目前,全市14个县(市)区建立29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站,为辖区残疾人就地就近提供康复服务和训练;实施“光明工程”,免费为3万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2012年,昆明市残联与昆明爱尔眼科成立“低视力康复中心”,截至目前,已为全市3500名低视力患者适配免费助视器,培训家长600余名;“七彩梦”行动计划中,市残联共对450名聋儿家长免费培训,对300名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补贴,免费为150名7岁以下听了语言残疾儿童佩戴助听器和训练。2014年斯达克“世界从此欢声笑语”中国(云南)助听项目在昆明启动,全市2386名听障群众免费适配助听器4543台。

目前,全市康复机构达到7家,已为1500名智障儿童和成年人接受指导和训练,对600名7岁以下智障儿童开展康复训练;对2800名肢体残疾人开展康复指导和训练;为220名7岁以下脑瘫儿童开展功能恢复训练;为2600名精神患者免费服药和住院补助;对300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免费为2万名残疾人发放基本型辅助器具;对480名下肢患者适配大小腿假肢,70名上肢截肢患者适配了装饰手假肢;为200名残疾人适配了矫形器。

昆明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已全覆盖,基本实现2015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昆明市残疾人托养走出了一条新路径。无论是机构托养还是居家托养、日间照料站,其特色托养服务走在了全国前列。 “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立托养机构18所,培训85名残疾人托养管理和专业服务人员。累计投入托养服务经费1295.6万元,为11314人(次)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赛事,让孱弱的生命充满活力。市残联把积极开展残疾人文体赛事活动作为展示残疾人精神风貌有效载体。5年来,有107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国内外各类体育比赛,获金牌67枚、银牌61枚、铜牌28枚。

2014年9月20日,由市残联编撰的《精彩人生》——昆明市优秀残疾人报告文学集举行首发仪式。这是云南省首本正式出版的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励志书籍,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30期《昆明残疾人》、260期“双语新闻”、250期“星星点灯”、30期“同一片蓝天”专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昆明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让残疾人“掉队”。这既是党和政府的庄重承诺,更是残疾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站在“十三五”新起点,行走在残疾人共奔小康致富路上,我们坚信,昆明市残疾人事业一定会迎来新的辉煌,昆明32.8万残疾人的明天将更美好!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