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热点讨论残友热议 → 视障残疾人“无障碍”出行有多远

分享到:

  共有429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视障残疾人“无障碍”出行有多远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五味瓶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1562 精华:0 积分:15608 金钱:12839 金币:13 魅力:9186 威望:0 登陆:258 注册:2008/9/12 13:46:52 近访:2020/3/3 9:27:50 在线:在线1天17小时57分钟.
离升级差0天8小时3分钟.
目前等级1
视障残疾人“无障碍”出行有多远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8 9:54:14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关键词: 出行,酒驾,视障人士

  [提要] 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是“国际导盲犬日”,作为盲人的“眼睛”,带领主人走盲道、识别主要交通标志、引导主人避开障碍物,是每只合格导盲犬的基本职责。王建忠说,《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出台后,飞机、公交车、长途车等相关内部规定,都要就此问题进行相应修改。

  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是“国际导盲犬日”,作为盲人的“眼睛”,带领主人走盲道、识别主要交通标志、引导主人避开障碍物,是每只合格导盲犬的基本职责。但在国内一些地方,导盲犬的出行屡屡受阻,导致盲人出行困难。从导盲犬窥视整个视障残疾人权益保障,我们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导盲犬屡遭“出行”难

  半个多月前,经营一家盲人推拿连锁店的济南视障人士陈欣获得了山东首只导盲犬贝蒂。这只即将年满3岁的金毛巡回猎犬从此成了陈欣的“眼睛”。

  “包括带路去车站、超市,上楼梯下楼梯,绕开障碍物,让开汽车和行人,它都做得游刃有余。”陈欣高兴地跟记者说。

  陈欣患有视神经萎缩症,双眼只有微弱光感,视力几乎为0。导盲犬的到来给陈欣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令陈欣遗憾的是,携带贝蒂出行时也遭遇到了种种困难。

  陈欣每天需要贝蒂带着他往返于自己的两个推拿店之间,从济南玉函路省委二宿舍到6站路远的阳光舜城小区附近。“公交车、出租车经常把我们拒之门外。我每次都需要解释很长时间,但往往依然会被拒绝。”

  无独有偶,2011年3月,导盲犬珍妮走进北京盲人陈燕的生活。一年多过去了,原本以为生活会因此方便许多的陈燕也没有想到,一年多的时间里,珍妮只坐过一次地铁、三次公交车。“如果没有志愿者据理力争或者媒体记者的摄像机,这几次机会都不会有,所以我很少外出。”陈燕无奈地表示。

  在国内其他一些地方,比如浙江、四川,也都出现过导盲犬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新闻。

  专家称,有些法规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社会管理的普遍性和残疾人的特殊性会发生冲突。“比如公交公司也有自己的规定,“乘客严禁携带犬类乘坐公交车”,你能说导盲犬不是犬?”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对记者说。

  公众接纳导盲犬还有障碍

  辽宁省残联维权部主任李梦竹说,导盲犬还属于新鲜事物,很多群众对它们缺乏认识。要改变现状还是要扩大宣传,让群众了解、喜爱上导盲犬。

  济南银座超市玉函店负责人在当地媒体看到关于陈欣和山东首只导盲犬贝蒂“出行难”的报道后,主动向陈欣提出,以后如果超市的保安不允许导盲犬进入,可以直接和他电话联系。

  “现在社会都很关注,个人提供便利的事情越来越多,但其实我们也不好意思每次都麻烦别人,还是希望贝蒂能有一个“合法的身份”。”陈欣说。“我们希望整个社会可以接纳和认可导盲犬”。

  记者几天内数次跟随陈欣和导盲犬贝蒂乘坐济南34路公交车,从省委二宿舍站点到阳光舜城附近,基本上每次都会被司机拒绝上车。给出的理由一致,“公司有规定不允许乘客带狗上公交车”。但有2次司机看到记者的摄像机后,勉强同意让陈欣带着贝蒂上车。在公交车上,很多乘客对导盲犬感觉很新奇,纷纷拿出手机拍摄。

  “这么个庞然大物,看起来挺吓人的,其实也怕会有传染个病什么”,一位老乘客坦率地跟记者说。

  贝蒂的提供方,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的训导员王鑫介绍,导盲犬虽然体型很大,但性格温顺,没有主人的命令,是不会有任何动作也不会发出声音的,因此对周围的人的影响应该说是非常的小,和一般

  “宠物狗”有非常大的区别。

  “导盲犬只要穿上‘工作服’就会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且在工作期间保持安静机警,做到不吃不喝,也不排泄,直到工作结束。每只导盲犬都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每只导盲犬的训练费用在15万元左右。”王鑫透露。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允许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香港不仅允许导盲犬乘坐公交,还有专人提供相关服务;日本虽然导盲犬数量很少,但整个社会对导盲犬非常尊重,至今大家都还对日本电影《导盲犬小Q》里的小Q印象深刻。

  山东省残联维权部部长王建忠说,去年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后,国务院今年即将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山东省也将尽快颁布配套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山东实施办法》。“肯定会有关于公共场合使用导盲犬的详细规定。”

  陈欣希望能在即将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见到关于导盲犬的细致规定。“虽然我很期待条例的出台,但其实如何落实,落实到什么程度才是我更关心的”。

  王建忠说,《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出台后,飞机、公交车、长途车等相关内部规定,都要就此问题进行相应修改。

  视障残疾人权益保护任重道远

  作为一个拥有1600万视力障碍人士的国家,我国对导盲犬需求十分巨大,但全国只有几家导盲犬训练基地,每年能够提供给盲人的犬也只有4至5条,而每年导盲犬申请者超过5万人。

  王建忠说,在公共场合使用导盲犬,国家没有一个详细规范性的法规。“公共场合如何使用,由哪些部门进行管理,如果本应允许进入的公共场合禁止导盲犬入内,是不是构成残疾歧视,没有相关的具体规定和约束力法规。”

  据介绍,目前全国只有28只正在为盲人服役的导盲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盲人平均拥有导盲犬的数量。对此,陈欣、王建忠等呼吁社会加大关注力度,希望能尽快解决盲人携带导盲犬出行的问题。

  “我们只是少数群体,但是我想如果一个小树苗在刚破土的时候,这个环境就特别差,就没有让它有足够的土壤,它怎么会生长出一个大树?所以这个幼苗更应该受到呵护”。陈欣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宣传导盲犬,换取社会的理解和尊重,让更多的盲人享受到拥有导盲犬的快乐。

  王建忠说,不仅导盲犬使用问题,视障残疾人权益保护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盲道占用现象,也是讨论了很多年。客观上道路建设过程当中留出来的人行道、停车场本来就少,另外即使占用了盲道也不会受到处罚,没有强制性,就很难实施、落实到位”。对此,王建忠建议,乱占盲道可以列入城市管理的处罚内容当中;而盲道停车可以列入交通治安的处罚内容当中。

  王忠武说,关怀视障残疾人是一个长期工程,现阶段乱占盲道、盲人出行难问题比较突出,盲人的保障体系刚刚开始建立,相关保护视障残疾人的法律还远远没有落实到位。

  王忠武建议,首先要在制度上进行完善,做到保护视障残疾人权益有法可依。其次,在执法和维权问题上要加大力度,“和酒驾一样,现在效果很显著,就是这两年查处力度加大了”。第三,关爱视障残疾人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社会要增加救助意识,提高认知程度,“每个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但这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能力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政府协调引导整合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一起帮助更多的盲人走出黑暗,造福社会。”王忠武说。(完)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