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热点讨论残友热议 → 广州记者调查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

分享到:

  共有448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广州记者调查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五味瓶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版主 帖子:1562 精华:0 积分:15608 金钱:12839 金币:13 魅力:9186 威望:0 登陆:258 注册:2008/9/12 13:46:52 近访:2020/3/3 9:27:50 在线:在线1天17小时57分钟.
离升级差0天8小时3分钟.
目前等级1
广州记者调查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10/15 9:35:33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国际盲人日 记者调查发现市区无障碍设施齐全但利用率不高 规划部门表示今后――

  今天是第28个国际盲人日。城市无障碍设施,往往体现着社会对于盲人的人文关怀。

  日前本报记者兵分几路对市区的公共场所、交通设施、生活设施等进行实地走访就发现,多数公共场所都设有无障碍设施,但部分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利用率却很低。

  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市政道路规划设计都是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设计的,今后还将把无障碍设施工程的建设标准作为审批的依据之一,力争为盲人提供更便利的生活环境。

  市区无障碍设施“扫描”

  交通设施

  南城车站:

  坡道兼作轮椅通道

  昨日,记者在南城汽车站看到,站内公交场两旁的洗手间,并没有残障人士专用位,也无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的厕所扶手。在南城车站售票厅旁的过道处,记者也见到有护栏围住的坡道,站内导乘人员介绍,如有坐轮椅的残障人士,该坡道也是无障碍设施。

  公共交通工具:

  残障人士专座常被占用

  城巴15路一公交车司机告诉记者,“来乘车的盲人、需要坐轮椅的残障人士很少,但是如果他们真上了车,多数乘客都会自觉让座,万一没有人主动让座,我们会提醒占用专座的乘客起身让座。”

  主要街道:

  均铺有盲道

  记者昨天沿着鸿福西路步行发现,道路两旁均铺设了盲道,但是行人和骑车人却不时从盲道上走过。此外,记者也留心观察了三元路、宏图路等路段,人行道上基本都建有盲道,但却看不到盲人在盲道上行走。

  公共场所

  图书馆:

  设施完备使用率低

  记者发现市图书馆的无障碍设施较为完备,但使用率却很低。在图书馆的几个出入口,均有供轮椅通行的无障碍通道,而一楼大厅的中央,升降电梯也同样可以容纳轮椅。

  此外,从北门进入一楼大厅,就会发现地上有一条盲道,直通“视障人士阅览室”,但门前却被拦起来。

  玉兰大剧院:

  可从贵宾通道入场

  昨天上午记者在玉兰大剧院看到,这里的几个出入口均有宽度达数米的无障碍通道,可以供多辆轮椅同时通过。而一楼大厅也设有升降电梯,坐轮椅的残障人士可搭乘。

  不过,售票处工作人员建议,乘坐轮椅的观众应尽量购买位于一楼的票,“买一楼的票可安排工作人员让他从贵宾通道进去。”

  银行:

  少数网点有无障碍通道

  昨日记者走访了第一国际 (论坛)、鸿福西路、胜和路沿线的10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安装了叫号显示屏,但无障碍通道,则并非在所有银行网点都能轻易找到。

  生活设施

  超市、商场:

  多数有手扶电梯供轮椅通行

  在东城嘉荣购物广场内,通向二楼嘉荣超市的滑动扶梯,也可以用轮椅通行。超市工作人员说:“除了滑动扶梯,购物广场现在还有升降电梯,这些都能给残障人士提供方便。”

  不过,稍显不足的是,记者发现广场内的一楼和三楼有洗手间,同样没有残障人士专用位,也没有专用的厕所扶手。随后,记者走访了家乐福、吉之岛等超市,都有类似的滑动扶梯,但在洗手间的无障碍设施方面,也仍存在着没有残障人士专用洗手间或厕所扶手等现象。

  社区服务中心:

  计划建无障碍设施

  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莞城区最大的社区服务中心。

  记者来到位于东门广场负一楼的该中心发现,从地面下到该中心只有楼梯。不过,前台的一名工作人员就介绍,“如果有坐轮椅的人士,可先下到车库,再从车库通到中心。”

  记者获悉,该社区规划要在东门广场建一个升级电梯。但目前,“来我们这里的残障人士并不少,但坐轮椅的就很少。”工作人员说。

  半数市民对于“无障碍环境”不太了解

  记者在南城、东城和莞城分别采访20多位市民,超过一半的市民表示对“无障碍环境”不太了解,多数受访者都以为无障碍设施是指盲道。而多数接受采访的公交车司机,对此的理解都是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车厢中前部的那两排座椅,一般都标示着专座,而且有的公交那两排座椅还有特别的颜色。”

  此外记者发现,不少市民都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无障碍设施是专为少数残疾人服务的。但事实上老弱妇孺等社会成员都是无障碍设施的受益者。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全市有数十万残障人士,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近25万,加上孕妇、小孩及患病体弱者,直接需要无障碍设施的人群总数近百万人,每个社会成员都可能是无障碍设施的潜在使用者。

  市规划局:力争为盲人提供更便利生活环境

  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的市政道路规划设计都是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设计的,而图书馆和玉兰大剧院等主要市政设施的规划方案设计和建筑方案设计,也都是按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设计的。

  该负责人表示,今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公共建筑等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当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城市的主要道路、主要商业区和大型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下通道在规划设计阶段也应当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配备无障碍设施,“在今后的规划审批中,我们会将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作为审批的依据之一,力争为盲人提供更便利的生活环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