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工作学习创业之路 → 残疾女外出打工多年终选择回乡养猪致富

分享到:

  共有443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残疾女外出打工多年终选择回乡养猪致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纷飞VS舞动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772 精华:0 积分:7088 金钱:9903 金币:0 魅力:4358 威望:0 登陆:2 注册:2012/3/30 10:30:52 近访:2017/3/20 10:25:19 在线:在线0天0小时0分钟.
离升级差0天20小时0分钟.
目前等级0
残疾女外出打工多年终选择回乡养猪致富  发帖心情 Post By:2013/1/6 10:18:51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杨丹,1983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患先天性髋关骨错位,落下了两条腿不等长的疾病。从此,她就以坚强的意志踏上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征程。

  一个残疾人的童年、少年,免不了因为身体而受到轻蔑、歧视、欺负和看不起,但也铸就了不服输的性格,并在心里暗暗较劲:自己身体不如别人,其他方面一定要比别人强!求生的路对她来说异常的艰辛,在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杨丹也曾痛苦地感到彷徨,但是成功的人总会把所有的困难都当成垫脚石。她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要让大家看看,我也行!”

  2002年9月,从原宜昌县职高服装专业毕业的杨丹,应聘到伍家岗富艺制衣有限公司上班。在这里,住宿舍,吃食堂,一个月有三四百块钱的工资。但不满于现状、懵懂的她拥有一颗梦想的心,一双想要翱翔于太空的翅膀。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2003年底,她急切的想到外面世界去闯一闯,就因为这个念头,被称为“乖乖女”的她,第一次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一个女孩家,有份正当的职业就行了,何况你还是个残疾人,不要心比天高了”,“不要想着出去能赚很多钱,就是健全人在外面打工都很难,你能行吗?”家人的心疼与劝导并没有让倔强的杨丹回心转意,她暗自想道:“谁说残疾人就不能出去闯,我就要去证明我的能力。”

  怀着一颗想飞的心,抱着有志者事竟成的决心。2004年春节后,杨丹和一位朋友踏上了远去广州的列车。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远行的路上就给了她不少麻烦。

  春节刚过,正是农民工南下时节。火车站人山人海,杨丹和朋友买到的是一张站票,挤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他显得异常渺小,不用怎么使劲,便被那如潮的人流拥着前行。人潮中,神色匆匆,腿脚不变的杨丹,一不小心被挤得摔倒在地,幸好同伴机灵的拉起了她,但还是受了伤。

  到了广州,杨丹拖着残疾的双腿寻找工作。繁华的大都市曾让她如此憧憬,但此时的她没有一丝停下来欣赏的心情,她必须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然而,从全国各地来到广州的百万大军,都在淘着同一桶金。

  她好不容易挤进招聘会现场,可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一见她一瘸一拐的样子,二话不说,招呼下一位应聘者去了。一个多月过去了,求职无门的她异常苦恼,身上的钱也所剩无几。她正后悔当初没有听家人的劝阻,“回去?还是继续找工作?”,杨丹迷茫了。

  幸运的是,她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走进了番禺一家首饰加工厂,三个月的试用期满,老板觉得她工作认真负责,有学历又能干,特意为她安排了一份相对轻松点的工作----收管员。

  收管员虽然是份相对轻松的工作,但因为要收发货,计算工资,也是全场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作,她必须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早晨6点到晚上12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拖垮了身体残疾的她,两次昏倒在了岗位上。

  通过几年的磨砺,她也不再是那个急于去外面闯一闯的小姑娘了,她开始思索着回乡创业,在家乡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2006年6月,因母亲患子宫肌瘤需要手术,杨丹不得不回家照顾她。在此期间,经亲戚的介绍,杨丹认识了年轻小伙子小李,很快两人便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但是有一个首要的问题没有解决-----房子。

  “要结婚,就要建房子,如果建栋房子要十多万,需要借钱,靠小李每个月千把块钱的工资,要等到何年何月呀。不如找个项目投资创业吧,翻身也许会快点啊”,杨丹与家人商量道。通过多方面的考察,杨丹决定利用自己家的一片柑橘园来办养猪场。

  说干就干,2007年10月,杨丹拿出了自己打工积攒的两三万元积蓄,加上从亲戚那借来的十万元,以及银行贷款六万元,就把柑橘园改建成了养猪场。2008年2月,500多平米的猪圈建成了,10头母猪成了“新房”的第一批主人,她便开始了艰苦的养猪之路。

  对养猪一窍不通的杨丹开始学习养猪技术,她上区里组织的养猪培训班,聘请当地专家当高参,订阅大量的书籍报刊资料,配备电脑与外地专家进行咨询。通过学习吗,她明白:办生猪养殖场,既要有过硬的育种技术,还必须掌握饲料配方、防疫等全套技术。

  她对“养猪事业”倾注了全部的爱。夏天,她怕生猪热的难受,便搬来电风扇为母猪和刚出生的小猪仔降温;冬天,怕生猪受冻,她买来取暖灯,为小猪仔做暖床,还在猪圈内做了隔热层,这样就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了。

  创业的过程是艰苦的,尤其像杨丹这样的残疾人,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养猪是件粗中有细,脏累相伴的活,尤其给猪打针最让人头疼。为了节省养殖成本,她学着给猪治病、配药、上药、打针。为此她吃尽了苦头,无数次被猪撞翻在地,满身都是猪粪、猪尿,有时甚至还被猪脚踩在身上。但每次,她都极力保护好手中的注射器不被损坏,而不是自己疼痛的身体。有一次在给仔猪打预防的时候,不料激怒了母猪,凶狠的母猪上来张口就咬,一下就把她掀倒在地,幸好家人发现的及时,才转危为安。事后谈起这次意外,杨丹的眼角闪烁着泪花,但随即又坚决的说到:“我行的,我一定会制服它们”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她摸熟了猪的习性,掌握了养猪的技巧,规模也逐渐扩大,由原来的10头母猪发展到现在的24头,由原来的年出栏几十头到现在的两百多头,每年可净赚十五万元。

  事业初见成效,杨丹又得到一个好消息:“区残联正在招聘残疾人,为残疾人工作,叫残协专职委员。杨丹,你也去报名撒!”村民政员孙主任亲自上门说。“我行吗?文化水平又不高?”“难道你不想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去创业,去过好日子吗?难道不想证明残疾人一样能工作好?”

  孙主任的一番话让杨丹陷入了沉思。她想帮助残疾人,她想告诉残疾人:“自强、自立才能改变贫困的生活,残疾人一样可以工作,可以赚钱、可以养家……”,她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残协专职委员。

  杨丹的生活从此变得更加忙碌。残疾人、猪场成了她生活的全部。辖区内的300多名残疾人她个个见过,家家到过,受她帮助过的残疾人已记不清有多少了,不管任何残疾人只要提到杨丹,他们都笑得合不拢嘴,大声说:“杨主任啊,她是好人,她为我们残疾人做实事,帮助了我们很多,为人亲切、和蔼,我们都喜欢她!”

  高湖村的汪正长一家4口,3人残疾,只有刚成年的儿子是健全人,无工作,一家人全靠政府救济生活,惨不忍睹。杨丹了解情况后,知道他妻子桓大芬(肢体残三级)有就业愿望,但因丈夫瘫痪在床,女儿智力残一级,她也无法走出家门。于是,杨丹便给桓大芬做工作,教她养母猪,成本低风险小,并为她提供了一头母猪仔。告诉她:“一头母猪一年可以下两次小猪仔,一次下十来个,一个可以卖两百到三百元钱,这样一年下来可以赚五六千块钱”,通过养猪,桓大芬一家贫困生活得到改善,也减轻了政府负担。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

  每天为了残疾人工作,杨丹早上六点半就要坐车从家出发到单位,晚上六点才能回家。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猪圈巡视一遍,观察所有猪的健康状况,给猪喂食。然后给儿子做饭、洗澡、讲故事……直到深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付出总有回报:2008年杨丹被评为猇亭区残疾人自强模范,2010年杨丹一家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并多次被评为优秀残疾人专职委员、通讯员。

  生命如竹,自强不息,这就是杨丹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