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子已被锁定
一腿脚不便,坚持干活。
“想靠自己养活自己,想有自己的事业。”林连升看着记者,因有点激动,右手空荡荡的袖子略微晃动了一下。他是南安市山夫生态农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这是我省首家残疾人合作社。合作社位于南安市向阳乡,12名成员均是残疾人,他们在高山上种植了30余亩绿色无污染蔬菜。
□早报记者 许钹钹 实习生 庄志超/文 王柏峰/图
山里残疾人,生活更不易
残疾人不容易,大山里的残疾人更不容易。7岁那年,因电击失去整只右手臂的林连升渐渐有了这样的认识。中专毕业后,他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超市打字员。虽有计算机二级证书,却遭到超市以专业系统知识刁难,他知难而退。
被拒绝了好多次后,林连升渐渐明白:“从形象上我们首先就很难被接纳。”十多年来,他开澡堂、办小卖部、应聘印刷工人,也试过创业,却总是不能长久。
2006年,他通过考试成为向阳乡残联联络员。“山上信息、交通不便,大山里的残疾人很少走出社会,有很深的自卑感。”即便尝试走出大山,他们却发现自己适应不了山下的生活。
林连升和一个残疾人吴俊水尝试简单手工艺品制作,“最早是布娃娃,可怎么做也不达标”。两人又找到一个厦门厂家,对方承诺收购产品,却在交完培训费、买完材料后,做好的花被以种种理由拒绝收购。“那一次被骗了2000多元,回来后还一直不敢说。”说起这段往事,林连升和吴俊水仍觉得不好意思,在场的社员也是第一次听说。
一手摘瓜,一只残胳膊夹瓜。
联合搞农业,四个月瘦20斤
越受挫,越要找出路。林连升渐渐萌生了一个想法:把山里的残疾人联合起来,利用当地的资源,抱团发展。
去年林连升找到乡里各个村的残疾人,将成立残疾人合作社的想法和发展思路向他们细细讲解。2011年10月,山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成员共12名。
合作社最初的资金全靠自筹,每个人1万元,就这1万元,还得东拼西凑。
资金到位了,耕作经验得从头学习。从没下过田的社员到处找老农学习经验,从播种的时间、发芽、催芽到病虫害、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天气等都一一细心地记录在学习笔记里。
“刚开始真的很艰难,四个多月他整整瘦了20多斤。”林连升指着身旁被晒得黝黑的林云水说。为了搭盖大棚,林云水几个人跑到晋江英林取经,往返三四次才把大棚盖了起来。在地里打土鸡粪,一袋100多斤,他们一个人根本抬不动,于是一人一只手,两个人当一个人用。遇上天气差,“只要没下雨就赶紧干活,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不管1小时还是半天”。吴俊水说,有一次怕下雨,几个人借着灯光,连夜打地直到11点多。
大伙在基地里忙碌
种第一批菜,碰上24年一遇冰雹
种的第一批作物是空心菜。
然而天公不作美,今年多雨,播种时间一再耽搁。4月份,天终于放晴,订的塑料薄膜却迟迟没到,社员们很焦急。最终他们决定先播种,等薄膜一到马上覆盖。
4月11日,大家正忙着撒播空心菜种子,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接着大雨夹着冰雹砸了下来。12个人当场呆住了,久久才回过神来,跑进屋里躲雨。“后来才听说这是24年一遇的冰雹,竟然让我们碰上了!”
第二天,不甘心的社员们带上耙子把被雨水冲走的种子一个个又耙回田里。他们心里想,也许还有一线希望,试一试呗。
一只手照样浇水
多灾多难空心菜,带来第一桶金
38天后,他们却收获了第一桶金!谁都没料到,正是这批多灾多难的空心菜,竟然卖出了每斤3.3元的批发高价。“虽然受到冰雹大雨的影响,空心菜产量有所减少,但质量很好。”社员施良机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收获第一桶金,大家信心倍增。
但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蔬菜基地正渐成规模。合作社坚持走生态发展路线,在地里打土鸡粪,果蔬生长过程中施的是有机肥,浇的是山泉,加上没有工业污染,基地的蔬菜因绿色、天然也备受欢迎。
两个经济目标,一个最终目标
现在合作社仍在不断地摸索经验。“这是我从北京引进的黄秋葵,另外还有小灯笼南瓜、水果萝卜。”林连升说,大家一有空就通过网络寻找适合种植的果蔬。
目前,经向阳乡党委、政府牵线,合作社的产品主要由一家蔬菜公司收购,供应超市。“建成能自主采摘的农场,直供单位食堂”,这是合作社的两个发展目标。
看着合作社越办越好,其他残疾人动起了入股的心思。“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让他们自己有造血功能,个个都能靠自己养活自己。”林连升说,这才是合作社的最终目标。
<!--/enpcontent--><!--/enpcontent--><!--/enpcontent--><!--/enp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