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坛工作学习创业之路 → 包工头残疾后携妻养起黑山羊

分享到:

  共有437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包工头残疾后携妻养起黑山羊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漂泊的心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541 精华:0 积分:4831 金钱:6521 金币:0 魅力:3008 威望:0 登陆:4 注册:2012/3/13 14:18:52 近访:2014/3/20 9:04:03 在线:在线0天0小时13分钟.
离升级差0天19小时47分钟.
目前等级0
包工头残疾后携妻养起黑山羊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7 14:20:06 [只看该作者]

贴子已被锁定

  “最近天太冷,又临母羊下崽子,我们心都跟着悬了几天。”2013年12月31日,在翠屏区凉姜乡新光社区赵嘴组朱家坳“华友山羊养殖厂”里,56岁的残疾人张华友正和妻子李天秀精心照顾刚出生的小黑羊。张华友原本在宜宾城里承包工地,2012年起,他和妻子回到农村老家,在自家的土地上开办起黑山羊养殖基地,通过政协+基地的模式,走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包工头”投资200万当起羊倌

  张华友是土生土长的赵嘴组朱家坳人。20多年前,他带着妻子和一双女儿前往城里务工,在建筑工地上承包工程。20多年来,他和妻子在城里有了自己的新家。期间,因在工地上发生事故,他成为了残疾人。“相比城里,还是我们老家农村的东西更绿色健康。”张华友告诉记者,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吃到了多年未品到的地道农家菜,便由此萌生了回家搞养殖的想法。几经考察,他决定养殖山羊。2012年,张华友利用老家的20亩荒地,投资200多万元开办起“华友山羊养殖厂”。

  羊倌妻子当起“羊妈妈”

  2013年12月31日,记者在华友山羊养殖厂看到,20亩的土地被规划得有条有理,进门就看到一片栽种的绿油油的麦草,被分割成多块供山羊食用。“小山羊有点黏人,特别是我爱人长时期照顾它们后,好多小羊都要围着她,就像两三岁的娃娃一样争宠。”交谈间,张华友领着记者前去羊舍参观。

  在养殖厂的一侧,记者见到4间共1300平方米的羊舍并排而建,几百只黑山羊正在里头玩耍、休息。“你看这只个头最小的黑山羊,它才出生五六天。”正在羊舍里劳作的李天秀笑眯眯地说,母羊产子后需要精心护理,羊仔和母羊才能平安度过危险期。

  目前该养殖厂有300多只黑山羊,价值50多万,预计3至5年后每年出栏量在3000只左右。5年后,每年纯利润最低50万元。

  “政协+专合社+基地”模式 三千名残疾人受益

  “华友山羊养殖厂”仅是翠屏区残联与翠屏区政协创新扶残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翠屏区残联以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抓手,针对残疾人就业扶贫的实际情况,经过调查摸底,对每名残疾人制定了个性化服务方案。目前,翠屏区已办残疾人证有14533人,农村残疾人9263人,在农村残疾人中,从事种植业2115人,养殖业860人。

  而调查同时也发现,对身处农村、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而言,大部分因地制宜搞种养业,但发展分散、规模不大、缺乏联动性,技术、资金也难以整合,综合利用率低,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弱。

  对此,翠屏区残联通过与区政协联手,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资金、项目、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资源优势,有力地推动了适合乡镇残疾人的规模化种养,建立了残疾人专业合作社,打造扶残种植养殖基地,实现政协委员联系专业合作社、基地、残疾人的产业链帮扶,帮扶残疾人脱贫致富。目前,翠屏区在8个乡镇中逐步建立了残疾人专门合作社。8个政协界别同8个残疾人种养业基地牵手结对;8个残疾人种养业基地同8名残疾人牵手,架起了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桥梁与纽带,铺筑了残疾人共圆幸福梦的“高速公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