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爱心论坛 http://www.zqax.net/bbs/
小小的紫色叶片蕴含着神奇的药效,它是餐桌上的奇特美味,也是流传千年的圣草名药它就是紫苏。CCTV10央视十套科教频道,知名栏目《健康之路》在2013年5月20日的节目中,邀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高敏学教授,讲解关于紫苏的传奇。
(二)紫苏能治鱼蟹中毒
紫苏能改善鱼蟹中毒传说在古代,华佗和一群青年共住一家客栈,期间进行吃螃蟹比赛,青年不顾华佗的阻止,大量进食螃蟹,导致腹泻,华佗就是使用紫苏叶帮他们医治的。《金匮要略》中提到“治鱼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西汉的歌赋有“鲤鱼片缀紫苏”和明代文献记载“(紫苏)叶可生食,与鱼做羹味佳”,通过历代文献可查证,紫苏对鱼蟹中毒确有妙效。具体做法,可以把干紫苏叶煎汤放温外敷,或鲜紫苏叶煎浓汁代茶饮,可加姜汁调服。除此以外,紫苏还有脱敏的作用,研究表明紫苏有抗组织胺,能有效缓解过敏,因此可把紫苏与海鲜配合食用。
(三)紫苏其他妙用
在中医角度,紫苏和其他辛香类药材一样,具有芳香疏泄,发散解表的作用,而芳香能够辟晦、化浊,因此有除陈腐之气的作用,鲜品嚼服可以缓解口臭、治疗一些慢性牙周疾病。除口臭可以,还可以止打嗝、理气安胎、止孕吐。汉代张仲景提出治梅核气的半夏厚朴汤:紫苏梗5克、半夏6克、厚朴6克、茯苓10克,煎汤后服用。
(四)紫苏食用的注意事项为了更好地发挥紫苏的疗效,单独烹饪时间不宜超过三分钟,一般中药煎煮要配合药材的性质,紫苏属于解表药、含挥发油,需要减少煎煮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它的药效。高教授提醒大家,药材需要提早用净水浸泡,所以把紫苏浸泡后煮到沸腾后五分钟就足够了。
需要注意的是,血虚者和气虚者不宜过多食用紫苏,因为二者都是虚症,当补。中医说的气虚者,动则喘乏、疲乏倦怠、饮食减少、大便溏泄、不耐疲劳、容易患病、抵抗力低下;血虚者(贫血)面色萎黄、口唇色淡、心悸心慌。因此气虚补气、血虚补血。而紫苏性质发汗解表,而中医认为血汗同源,若血虚再发汗则伤阴耗血、伤气阻阳,所以气虚血虚者,一般没有表症不得用发汗药。而是否二者在得风寒感冒的时候就不能使用紫苏呢?高教授解释到,气虚的人需要益气解表,参苏丸就是为气虚风寒者专设,在使用紫苏的同时要配合党参等补气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