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爱心论坛 http://www.zqax.net/bbs/
“笃、笃、笃”……“朱羽明在家吗?”“来了,来了,哪位?”“丁专干呀,你真是太好了,前几天才给我送来了轮椅和拐杖,今天又送活动筋骨的器械。”昨日一大早,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的残疾人专干丁昭贵来到长寿路3号24幢1单元6号,为右脚骨折的残疾人朱羽明送去了踝关节屈伸训练器。
记者了解到,武侯区率先在火车南站街道试点推行残疾人康复上门服务新机制,并有望逐步全区推广,今后,残疾朋友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进行康复训练了。
调查摸底 残疾人到社区康复有不便
“我们辖区有残疾人1190名,其中办证残疾人382名,为让广大残疾人特别是肢体残疾人得到康复训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社区都设有康复室,但残疾人来康复室使用器材进行康复训练的却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政府花钱建立的康复室,购买的康复器材使用率低,有违当时的初衷。”火车南站街道社事科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了这一问题,及时向街道党工委、区残联等单位反映。
如何让残疾人充分享受到康复训练服务,有效利用现有康复器材,为他们创造更加便利高效的康复训练服务呢?火车南站街道以深化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载体,组织科室人员和各社区残疾人专干,深入残疾人家中了解他们的需求。
“残疾人本来腿脚就不方便,上下楼梯和往返康复室都要折腾大半天,还得家人陪伴,也耽误他们正常上班。”“社区康复室管理人员每天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我们来康复训练有时也心慌慌的,影响康复效果。”“能不能根据残疾人所需,采取借用器材的方式,我们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训练完后就交还到康复室,免却我们的奔波之苦?”
意见和建议很快汇总上来,残疾人不及时来康复室训练的症结终于找到了。
送“货”上门 残疾人在家随时可训练
“不是残疾人不愿意来康复训练,而是他们由于自身的不便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康复器材成为了‘摆设’,幸好及时发现了问题原因。”火车南站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针对问题症结,街道根据残疾人康复训练的需要,采取借用登记的方式送“货”上门,将康复器材和康复知识送到残疾人家中,让他们足不出户,在家轻松自由自在随时进行康复训练。
同时,残疾人康复训练完后,由残疾人家属再将器材交回到社区康复室,让康复器材在社区康复室和残疾人家中流动起来,从而提高康复器材的利用率。
“家中有了康复器材,我可以随时进行康复训练,再也不用每天在家人的陪伴下在社区康复室来回跑,真是太方便了。”朱羽明右脚骨折后,社区康复室针对朱羽明的恢复情况,就先后将轮椅、拐杖、踝关节屈伸训练器“流动”到他家中。王跃翔 本报记者 张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