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爱心论坛 http://www.zqax.net/bbs/
发布时间: 2005-10-05 | » 设计在线专稿(孙欣) |
[ 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任何内容!][www.DOLCN.com] | |
--孙欣 (浙江大学05届视觉传达研究生) 也许是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背景下,受传统审美观念影响太深的缘故,对于抽象或非再现的艺术形式一直怀有很强的排斥心理。那时在如今看来过于极端的想法,认为抽象的或非再现的艺术完全颠覆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美的认识和理解,甚至践踏了传统艺术。当我在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时,我不止一次地在努力尝试探寻画中所要传达的画家本人的思想,以及他所要展现给观赏者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或者说这些作品究竟要对我们说明什么。诸如此类的想法多次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挥之不去。有时对某抽象作品困惑之极,便凭主观臆断,自圆其说地给予画本身一个勉强的解释。(毕竟我们不是作者本身,实在无法准确地体会出作者本人的意图,这应该留给历史学家去研究其创作的历史背景以及画家本人的生存环境,或者是心理学家去研究画家创作作品时的精神状态,由于没有此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不敢妄加推断,我只能从审美的角度来理解。) 初读康定斯基的《论艺术与精神》,觉得有些晦涩难懂,因为大师本人在学画之前就已经先具备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思想基础,有着深厚的文化、学术背景,对于艺术理论化、哲学化的阐述方式令我感到惊讶和钦佩。在我们这个艺术作品“泛滥”的时代,对于艺术审美标准的界定模糊的年代,对于艺术上的理论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为艺术而艺术”曾经是艺术家们所想要达到的崇高境界,而如今这句话则成为了许多所谓的艺术家逃避世俗追问的最好回答,走上了艺术上的形式主义,缺乏艺术创作的目的性,变成了为了形式而形式,这样的作品也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对于此文章中所论述的绝大多数的观点我都非常赞同,只是大师对于写实主义的绘画持一定的偏见,过于地否定了。曾经自己思考过关于艺术上的种种看法和观点在大师的文章中得到了验证令我兴奋不已。设计在线.中国 所谓的抽象,有两种:抽象的抽象和具体的抽象。从此概念的划分来讲,康定斯基是一位彻底的抽象派画家和创始者,纯粹的抽象派画家。从他的理论上的研究,如颜色心理学、对于点、线、面的分析,足以证明他的作品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表现而是在深刻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价值的创作,因此作品本身是具有丰富内涵和艺术理论支撑的。www.dolcn.com 当一幅完全抽象的作品展现在你的眼前的时候,你或许会被某些色彩本身所吸引,或许是某些抽象的形态让你产生了联想,或许是你从预见过的材料的运用,在你第一次看见它的时候,你的反应也许是惊讶,也许是茫然。当你睁大了双眼,想努力从画中看出些什么,可结果并不另人满意,你仍然是一无所获。对于涉足于艺术专业的我都曾有过类似的体验,在圈外人士看来更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更何况是普通的大众呢?于是,我开始怀疑艺术的初衷到底是什么?难道不是为大众服务吗?(这也曾是包豪斯的领军人物纳吉的最主要的观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家们也不能为了“讨好”大众而改变自身作品的表现形式而降低了作品本身的价值,否则抽象艺术也将无法生存下去了甚至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大众能够完全理解抽象作品并接受抽象的表现形式,“那么艺术家也就能够放弃各种自然的形式和色彩,直接使用纯粹的艺术语言了。” 又有多少人在评论抽象绘画作品时会持公正的态度?因为种种的原因,诸如观赏者的教育背景、文化层次、审美差异等等,对于抽象艺术的理解无法也不可能达到像艺术家那样的深刻和准确。在《论艺术与精神》中,康定斯基也曾谈到抽象艺术不能被正确看待的原因,他认为:观众太习惯于从每一幅图画中寻找出一个“意思”来,太习惯于从复杂的因素中找出一些外表上的联系。事实也确实如此,对于大众的审美习惯而言这是个普遍存在大问题而恰恰又是不易被察觉的。设计在线.中国 回想以前对于抽象艺术过于偏激的看法,自我又作出了新的修正:抽象艺术本身是艺术走向多元化、丰富化,艺术家创新能力提升的最有力的体现,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艺术的革新,艺术家个人气质在此得以极大的发挥。同样,给大众带来的是全新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上的新体验,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水平,也逐渐为世人所接受;那些标榜着抽象艺术而毫无意识的创作,混淆了真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也影响着公众对抽象艺术的正确认识,不但不会被观众所接受而且也注定着创作上的失败。最后,引用康定斯基的一句话:“艺术家必须因感而发,有情可抒,因为对形式的驾驭并非目的,而是使形式与内在含义的相适应。”设计在线.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