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爱心论坛 http://www.zqax.net/bbs/

自强爱心网是由一群热心公益事业的残疾人共同创办的非盈利性公益网站。网站以服务残疾人为宗旨,同时携手广大残疾人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打造残疾人的网上家园!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5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转帖]

1楼
junun34 发表于:2007/12/3 10:41:33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3日讯  周口晚报报道:今年12月3日是第16个“国际残疾人日”,其主题为“为残疾人提供体面的工作”。

    由于生理、法律和社会方面的障碍,残疾人往往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权利。这种现象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1976年,为唤起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联合国大会宣布1981年为“国际残疾人年”,并确定了“全面参与和平等”的主题。1982年12月,第37届联大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宣布1983年至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同时呼吁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积极开展活动,增进人们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使他们享有参与社会的平等机会。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大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目前,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世界各地在保障残疾人权利和建立无障碍社会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造成残疾人边缘化的环境、社会和法律障碍依然存在,残疾人在就业、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依然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2006年12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残疾人权利公约》,其中第27条明确规定,残疾人拥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据联合国相关机构调查,目前只有一小部分残疾人能找到工作。在许多国家,高达80%的残疾人在达到就业年龄后无法找到工作,这一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人。为强调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权利,联合国将今年国际残疾人日主题确定为“为残疾人提供体面的工作”,以呼吁社会各界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真正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充分发挥潜力。

    戴洪海:用手触摸生活的人

    戴洪海是周口市第一个有学历、有职称的盲人按摩工作者,现任市盲人协会主席。1962年,他毕业于河南省盲人按摩学校,1988年被评定为中医内科按摩主治医师。40多年来,他坚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戴洪海出生在淮阳县葛店乡一个农民家庭,10岁左右时,一场高烧引起视神经收缩,致使他双目失明。在刚失去视觉的那一段时间里,他怕接触任何生人,怕听见屋外奔跑的脚步声,心中焦虑不安,情绪不稳,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内,拒绝屋外的明媚阳光。

    在自立与逃避之间,戴洪海最终选择了前者。1958年,在淮阳县政府的关怀下,戴洪海考上了淮阳县盲人学校。同年8月,他又考上了河南省盲人按摩学校。“是党的关怀、政府的支持、学校老师的教育让我重新燃起了希望,是他们为我指明了方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戴洪海激动地说。

    在校学习期间,为了加深记忆,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戴洪海付出的代价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开始学盲文的时候,由于摸的时间过长,手臂肿痛,几天都难以恢复。于是,戴洪海试着用左右手轮换摸字,效果还不错。“学习让我找到了自信,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戴洪海认为,虽然自己身体有残疾,但是只要有目标,生活就是快乐的。

    戴洪海常常省吃俭用,买来书刊杂志在家研读。从1962年毕业至今,他每年都订购《盲人月刊》,同时还购买了《按摩经络教材》、《按摩学》、《人体生理学》、《疾病学基本知识》、《按摩学基础知识》等十几种书籍,以提高自己的按摩技能。40多年来,戴洪海按摩治疗过的病人达40多万,其中为残疾人、五保户、困难户、下岗职工等按摩治疗2万多人次,免收治疗费十几万元,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付出总会有回报。戴洪海先后4次参加河南省残疾人代表大会,1999年被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专家委员会授予“名医名家”称号。

    戴洪海表示,在自己有生之年,将更加努力工作,回报社会,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海军:办养猪场奔致富路

    曾获得“残疾人致富状元”、“残疾人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今年7月又被评为“周口市十大残疾人自强模范”的扶沟县大李庄乡高河套村村民高海军,顽强拼搏,艰苦创业,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今年51岁的高海军,因患小儿麻痹症造成肢体残疾。刚开始,高海军十分苦恼,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在亲戚朋友的劝慰,他慢慢调整好了心态,认识到自己不能被自己打倒。1996年,高海军参加了大李庄乡政府举办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班,并对养殖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众人帮助下,高海军克服重重困难,办起了养猪场。

    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没有优质母猪,高海军夫妻租车到浙江购买;没有技术,他们先后到郑州、北京等地参观学习。最初两年,养猪厂不但不赚钱,反而赔了不少。“开弓没有回头箭”。高海军刻苦钻研,终于摸索出一条科学喂养致富的路子。目前,高海军已成为当地年出栏商品猪800头的养殖大户。

    致富后的高海军,没有忘记报答乡亲们对自己的厚爱。他带动村里5户养猪专业户,为他们提供仔猪,并在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无偿服务。同时,高海军还雇用家庭较贫困的人到养猪场帮忙。群众有困难,急需资金,他都积极帮助解决。

    高海军说,身体残疾了不要紧,命运依然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路就在我们脚下,只要努力,一定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一条坦途。

    阮源源:妙手仁心古城义诊

    针灸医师阮源源身残志坚,按照“宜药则药,宜针则针”的原则,为一个又一个病人解除了痛苦,在淮阳县城赢得了“爱心医生”的美誉。

    阮源源家住淮阳县城。3岁时,她突患肺炎,由于打针过多造成双腿瘫痪,后脊椎呈“S”型,第八胸椎以下部分麻痹。虽经多方治疗保住了生命,但她却从此失去了直立行走的能力。

    “快乐的童年没有了,随之而来的是轮椅生涯。我不愿意看到亲人们怜悯的目光,我告诉自己一定要顽强地生活下去。”阮源源开始了艰难的爬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无数次的跌倒,无数次的痛苦,顽强的她终于能用胳膊协助腿当成全身的支架,两只手抓住两只脚,一点一点向前移动了。不任“残疾”摆布的她,又学会了洗衣、做饭、编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白来。我要用自已的双手,打造自己光明的明天。”阮源源暗暗发誓,要学一技之长。受姥爷行医的影响,她踏上了学医之路,严冬里,双手冻得发紫的她坚持背《药性赋》。

    机遇偏爱自强不息的人,阮源源有幸得到精通“华夏口针”的山东名医徐忠诚的真传。为了认准穴位、体验进针的轻重,阮源源在自己口中试了无数次,有一次竟然将自己扎得失了声。在徐忠诚的指导下,她对着镜子,一针又一针地扎下去,终于把自己救了过来。阮源源精心钻研医术,把外祖父传授的中药治疗男女不育症同口针疗法结合起来,宜药则药,宜针则针,治疗疾病逐渐游刃有余。她深知病人的苦楚。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以及每月的初一、十五庙会期间,她都要坐手摇车去太昊陵设立医疗义务服务点,为游客义诊。

    阮源源表示,所有被病痛折磨的残疾人,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找准人生定位,用残疾的身躯做出业绩,实现人生价值。

    王洪生:从裁缝到技校校长

    曾获得“省残疾人创业先进个人”、“中华爱国之星”等荣誉称号,今年7月又被评为“周口市十大残疾人自强模范”的郸城县新潮服装学校校长王洪生,白手起家创办职业技术学校,并免费培训残疾人子女和家庭贫困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曲助残之歌。

    今年36岁的王洪生,出生于郸城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一场大病使他的双腿落下了终身残疾。18岁那年,父亲不幸遇难,使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难。在亲友的资助下,王洪生到杭州服装学校学习服装裁剪技术。两年后,他回到县城,开了一家服装店,同时还免费培训残疾人和生活困难的学生。

    “开服装店的时候,看到很多残疾朋友比我更困难。我想,给他们钱不是办法,只有让他们和我一样学门技术,能自强自立,脱离贫困,才是真正帮助他们。”王洪生在县城郊区租了一小块地,从裁剪师傅变成了技校校长。建学校的时候,王洪生整天坐着三轮车来回跑。有一次,三轮车没骑好,他摔进沟里,腿摔骨折,当时感觉真是太苦太累了。“最让我难忘的是,当时资金不够,县残联的同志背着我到农行跑贷款。”提起当年,王洪生仍心怀感激。在县残联的帮助下,王洪生跑东奔西办理手续,筹措资金。终于把学校办了起来。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前来求学的学生日益增多。为了帮助他们顺利上岗,十几年来,王洪生克服种种困难,多次到广东、浙江等服装厂为学生联系就业门路。他的学校先后培训安置了32000多名残疾人和贫困学生。     

 

作者:窦娜 蒋保庆 责编:王晓飞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5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6 - 2022 © 自强爱心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信息备案号:辽ICP备 11006191号-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