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子已被锁定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企业名称由行政区划、字号(或者商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如浙江(省)温州(市)金诚电器厂,其中:"浙江温州"是行政区划,"金诚"是字号,"电器"是行业类别,"厂"是企业组织形式。相应的英文直译为:Zhejiang Wenzhou Jincheng Electric Appliances Factory。
按上述直译模式 (这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模式,但并不适合对外交流,具体分析见下文),行政区划采用汉语拼音,且顺序从大到小,而非按地址译法从小到大排列。注意:如果行政区划中出现区划名称:如浙江省温州市,其中的省和市不宜译出,直接使用 Zhejiang Wenzhou 即可。
上例中企业字号用汉语拼音代替,"厂"字译为Factory,这些用法都值得加以研究。
1 企业字号的英译
企业字号是企业无形资产中商誉的主要载体,是企业CIS策划及品牌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一个成功的企业字号应有利于消费者和公众很快识别企业,字数宜短不宜长,使消费者容易记住;应能够取悦目标消费者,不但要在内容上易被目标消费群体接受,读起来也要朗朗上口。这一点跟商标的要求很相似,事实上,世界上许多著名公司的商标和企业字号是同一的。如IBM、Microsoft、Coca Cola等。
我国当前在将企业字号译成英文时,一般都是简单地采用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来取代英译有几个好处:一、简便易行,所以容易流行;二、汉语拼音比英译更有利于保证企业专名的唯一性;三、盲目译成有意义的英文词后可能会与某个消费群体所在国的禁忌发生冲突,造成不良后果,而采用对外国人来说毫无意义的汉语拼音却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现象。但是弊端也很明显,纯粹的汉语拼音组合,要起到取悦外国消费者的目的,实在勉为其难;组合拼音的形式笨拙,且往往过于冗长,违反了企业字号应简短易记的规则;一个优秀的企业字号应能够使消费者产生某种积极的联想,这一点汉语拼音更是难以做到。
所以说,一般情况下,企业字号可以用汉语拼音,而且我们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海尔集团 (Haier),但如果真想要拥有一流的有助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名称,多数情况下需下一番苦功,取一个叫得响、"秀"得出的国际化字号。当然,起字号名已经超出了普通翻译的范畴,经过"起字号"处理的企业名称,可以是中文字号和英文字号一一对应,也可以毫不相干。
看看一些著名公司的例子:
本田公司的英文名HONDA ,是日文"本田"的音译;
东芝公司的英文名TOSHIBA是日文"东芝"的音译;
海尔公司的英文名 Haier 是汉语"海尔"的音译
雅弋尔衬衫公司的英文名Youngor 是younger(年青人)的变体
中国联通的英文名Unicom是"联合通讯"的英译United Communications 的组合词;
微软公司的英文名Microsoft是"微机软件"Micro-computer Software 的组合。
科龙电器公司的英文名Kelon 是汉语拼音Kelong的变体。
正泰电器 的英文名Chint 是模仿汉语拼音Zhengtai的发音而新造的词。
通过以上例证我们可以学到几条起英文字号的经验:
所有的字号,不管是纯英文、生造英文还是汉语拼音,都必须简洁、易记。如海尔公司的拼音Haier就是个佳例。
应尽量修正为适合英语受众诵读,有利于其被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接受;如康佳彩电不机械照搬汉语拼音Kangjia,而改成读音近似,而形状更具英语特色的Konka。
尽量跟中文拼音音似,或者在词义上与中文原语有某种关联,让国内人看了能很容易地与中文字号联系起来。像联想公司取的英文名Legend(英文释义为:传说)完全是一个再造的英文词,跟"联想"毫无关系,总让人觉得不合拍,需知,当今中国,或者扩大至整个华人世界,既懂英语又懂中文的双语人群体日益壮大,企业在起名时也应照顾这部分人的感受。
应避免起一个有确定英文含义的词,但应该追求引起某种积极的联想,这是起名的高层次要求。笔者曾为一家名?quot;丝精"的企业起字号,针对汉语拼音Sijing,生造了一个词Silking(将Silk 和King合起来),既音近,又包含了与原词相关的积极意蕴。
在这里笔者要再强调一下,为了避免与国外已有的企业品牌撞车,通过拼缀法或其它方法造新词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可能会引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联想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